
田润 草业负责人
牧场基本信息
集团名称:河北乐源牧业有限公司
存 栏:13万
成母牛:6万
玉米青贮收储情况
2021年青贮收储量:47.4万吨
2021年青贮总需求量:63万吨
2022年青贮收储量:85万吨
2022年青贮总需求量:85万吨
全株青贮玉米收购价:春玉米620元/吨,7月份到夏玉米420-450元/吨。2021年平均到场价格580元/吨,2022年平均到场价格620元/吨
玉米青贮质量对比
干物质:2021年34%;2022年32%
淀 粉:2021年31.85%;2022年 30.4%
切割长度:2-2.5厘米
NDF:不涉及
ADF:不涉及
留茬高度(收购要求):≥20厘米
自种青贮情况
自种面积:2.9万亩,河北邢台1.9万亩,邯郸2800亩,河南正阳7000亩
单 产:1.6吨
总 产:4.67万吨
外购青贮情况
外购总量:80.4万吨
其中裹包青贮:0
最远收购距离:2021年由于降雨导致最远收购距离大约为450公里,2022年最远收购距离约300公里。乐源旗下牧场分布在不同城市,秉承就近画圈收购原则。
专题讨论
荷斯坦杂志:2022年玉米青贮整体质量怎么样?遇到了哪些问题?总量是否满足需求?
田 润:2022年玉米青贮整体质量尚可。相比于往年,2022年我们更注重降低干物质的目标值,将其控制在32%左右,干物质并不是越高越好,过高可能会引起奶牛消化系统疾病占比增加。
目前,玉米青贮主要监测干物质和淀粉指标。对于NDF和ADF指标,大家更多的是把它们作为燕麦和苜蓿的计价单位,而不是青贮的。现在牧场的饲喂需求越来越精细和精准了,所以后期我们计划尝试新的品种开发,明年会提前跟育种企业沟通,找一些自种地块或者是合作订单地块尝试品种改良,使青贮质量更靠近目标。做到淀粉达到目标值的同时,尽量保证NDF指标相对较低,提高消化吸收率。
2022年不论是自种还是外购,收贮相对较为顺利,但也碰到一些问题,一是张家口区域受霜降影响,大量玉米青贮迅速变黄,无法收割,质量下降。二是收春玉米青贮阶段,一些地方基层受2022年小麦青贮负面舆论影响,认为收青贮行为属于毁青苗,是毁粮的违法行为,表示不予支持,导致个别区域收贮受阻,期望相关部门可以给玉米青贮一个正确的引导,玉米青贮对奶业养殖板块非常重要。
2021年受降雨影响,很多牧场都没有收购青贮。2022年在收贮时,发现有很多常年收玉米籽粒的种植大户或农业企业主动跟我们对接售卖青贮,他们认为卖青贮是一个很好的项目,能帮助他们解决很多负担,如天气灾害导致的玉米无收成或是掰了玉米之后非常繁琐的处理等,还要担心玉米被偷盗带来的损耗、玉米市场价格波动等等,还会占压一部分资金,2022年他们很认真地分析了青贮和玉米的市场优劣势,然后主动跟我们沟通,哪怕便宜一点卖青贮他们也是愿意的。所以2022年收青贮很顺利,基本没有地头违约、跳单等情况,非常高效,基本上我们所有牧场都打满了。
荷斯坦杂志:种植方面:自种所占比例、自种方式、土地情况如何?您认为自种和外购的优势分别有哪些?
田 润:我认为自种的优势是可以把控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外购优势是资源丰富,可选择性强。
乐源牧业大多牧场位于华北区域,大家都以耕作为生,几千亩一片的地块很少,对于青贮收割作业来讲,300亩以上地块为佳,150亩以上都可以考虑。
自种土地都是企业流转回来的,但并不是纯自种,我们会就近跟牧场周边的第三方种植企业合作。首先,我们养殖企业本身自种经验不足,对于土地管理、民情管理来说都比较欠缺。再者,对于乐源这种养殖企业来讲,我们并不建议上游种植板块全靠自己完成搭建,我们可能会找很多的地块,签很多订单,但我们不会真正投入到种植过程中去,种植本身风险很高,属于重资产合作行业,我们更加相信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团队去做,然后各自做好自己的环节,共同努力把整个链条做好,如此协作比单方去干效率更高,稳定性更强,也更容易达到共赢目的。
荷斯坦杂志:收储方面:2022年收获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田 润:遇到的问题:张家口区域受霜降影响,青贮量不足,外调资源补充需求。
2021年整个华北区域受降雨影响收贮不是很顺,有很多地块没有种上小麦,导致第二年种春收玉米的比较多,牧场和市场两个需求并存,春玉米价格被哄抬起来,最高时达620元/吨,7月份到夏玉米尾声,地头价约在420~450元/吨,价格波动比较大。
玉米一般从7月份就开始收了,持续7、8、9、10四个月。7月份收的春玉米品质相对差些,因为它的生产周期短,收这波玉米主要是为了满足2021年的缺口。8月份的春玉米质量最好,因为它的生长周期长,整体产量和质量相对较高。9月初以后的玉米被定义为夏玉米,质量会逐渐平稳。但是2022年整体气候波动比较明显,温差相对较大,实际上会影响一部分玉米的质量(干物质水平较高而淀粉水平不是很高)。
内蒙古和张家口区域因为8月底的霜降(提早了一个月),对整个收贮节奏影响非常大。张家口牧场靠内蒙比较近,周边的玉米质量一下子就降低了,我们不得不远距离收购一部分青贮。据我们了解,内蒙古区域的很多牧场都跑到山西、河北等远距离收购青贮。
一开始我们预估因为疫情运输环节可能会受影响,但2022年整个收贮战线较长,从7月初到10月,运输方面还算比较顺利。
采取的措施:
国内大型牧场越来越多,每一个万头牧场玉米青贮需求量都在6-8万吨,体量较大,所以建议收贮环节战线稍微拉长一点,不要堵到一个时间点,风险较高,因为这两年气候对收贮影响越来越明显了。
2022年我们收贮战线拉的很长,但有点过长,前后近4个月,我们可以根据牧场所在区域,对周边资源的分布和优劣势做出分析,将早玉米和晚玉米按比例进行收割规划,安全系数更高一些。其实很多牧场已经在做这样的规划,比如江苏地区没有早玉米,一些牧场会收些大麦作为储备。了解当地饲料,提前做出最适合牧场的规划,提高牧场对青贮饲喂需求的安全系数,这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之一。
牧场如果没有玉米青贮,养牛成本会非常高,很难维系,而且2022年整体市场不是太好,奶价一直在降,牧场本来就难以为继,如果再不能收玉米青贮,明年的成本把控就会更难,会影响整体运营。集团化牧业可能还有一些支撑,小的养殖企业没法生存。
荷斯坦杂志:牧场使用方面:泌乳牛平均添加量、青年牛添加量是多少?
田 润:泌乳牛平均每日添加量22公斤,青年牛10公斤。
荷斯坦杂志:当前奶价和原料行情下, 在配方优化方面,牧场还做了哪些尝试以降本增效?
田 润:目前进口苜蓿、蛋白原料持续上涨,在应对进口苜蓿上寻求替代方案,乐源牧业主要在收贮国产裹包苜蓿、玉米青贮上进行替代,同时采购部分国产高质量燕麦草、棉籽等降低或者不用进口苜蓿。在配方上增加粗饲料投入,提升泌乳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