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畜牧兽医技术 > 正文

人兽共患病的诊断方法论述

发布时间:2018-05-14 16:31    作者:.    来源:    查看:
    摘要:本文从人兽共患病的概念、构成要素、分类、危害、流行特征及诊断方法等方面,阐述了对人兽共患病要及时进行诊断,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迅速扑灭疫情,保证人体健康和畜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在自然界中,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有8种,即细菌、真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和病毒,这些微生物是人兽共患病的主要病原微生物。

    由此引起的人兽共患病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禽结核病和猪乙型肝炎等。另外,人兽共患病还包括寄生虫病(线虫、吸虫、原虫),如棘球蚴病、弓形虫病、日本血吸虫病、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肝片吸虫病和利什曼原虫病等。

    据有关资料显示,对动物和人类有害的病原微生物有500余种,动物和人一生要发生100余次感染,但致病的感染一般只有5~10次,原因是动物和人有抗病的天然屏障,即皮肤、黏膜、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这些天然屏障抗击着病原体入侵动物和人类,保护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人兽共患病的发生,对人兽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危害人体健康。

    它的发生和流行不仅会造成人类残疾或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死亡。二是危害畜牧业健康发展。人兽共患病造成大批畜禽死亡,生产性能下降,大批畜禽产品废弃,影响了环境,降低了效益,还引起消费者心理恐慌,国内外市场销售困难,从而造成农牧民收入下降,畜牧业生产不景气。三是危害畜产品安全。食源性病原性微生物是畜产品安全的一个重大隐患。广大农村出售、贩卖病死动物的现象屡见不鲜,没有彻底根除,畜群中很多人兽共患病没有得到净化,成为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主要来源。

    1  病原学诊断

   (1)样品的采集。发生疫情时,如果疑似传染病,要适时采样、合理采样、典型采样、无菌采样、适量采样、安全采样,以确保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便于诊断疫病。采样时要遵循采样的一般原则,并做好个人防护,防止污染环境,防止疫病传播,做好环境消毒和废弃物的处理。

   (2)病原(病毒、细菌、真菌或寄生虫)分离培养与鉴定、凝集试验(或玻板凝集、试管凝集、间接血凝、乳胶凝集)、(间接或直接)免疫荧光试验、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过氧化物)酶(细胞)单层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斑点ELISA(Dot-ELISA)、中和试验、免疫电泳、胶体金试纸、荧光偏振(或分时免疫荧光)、核酸探针、(RT-)PCR、荧光PCR、NASBA、基因芯片、核苷酸序列测定(或分析)。

    2  血清学诊断

    血清学诊断是指用已知抗原或已知抗体检测被检血清中相应抗体的方法,以诊断感染性疾病。血清学诊断常用的血清学试验是凝集试验(直接凝集试验和间接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技术等。

   (1)变态反应。主要是利用动物T淋巴细胞被抗原致敏,使用抗原物质进行过敏检验。

   (2)抗原和抗体直接反应。利用完全抗原和抗体可见反应进行诊断。

   (3)免疫标记技术。免疫标记技术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标记分子极易检测的高度敏感性结合形成的试验技术。主要有荧光抗体标记技术和酶标抗体技术、同位素标记抗体技术,二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大大超过常规血清学方法。

    3  寄生虫学诊断

   (1)流行病学。来自疫区,如血吸虫病有疫水接触史、肺吸虫病有吃不熟的石蟹史等。

   (2)临床表现。各有其临床特征,末梢血液嗜酸粒细胞往往增高。

   (3)病原学诊断。在体液或分泌物中查找虫体,如粪便涂片或集聚法检查肠道原虫滋养体、包囊或蠕虫卵,末梢血液涂片找疟原虫等,寄主组织内的寄生虫则可通过活体组织检查或穿刺检查而确诊。

   (4)免疫学诊断。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皮内试验和血清免疫试验。皮内试验又可分为即刻反应和迟缓反应,肺吸虫皮试等属前者,可作为临床过筛或流行学调查。利什曼素皮试等属于后者,只在疾病恢复期出现阳性反应,仅能用作流行学调查,了解该病过去在该地的流行情况。目前常用的血清免疫学试验有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间接荧光抗体技术(IFT)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前者灵敏度较高,后两者灵敏度及特异性均较高。这些方法主要用于检测寄主的特异性抗体,目前也已建立检测虫体循环抗原或排泄抗原的方法,以作早期诊断及疗效的考核。

   (5)其他检查,如超声检查、CT检查等。目前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主要是动物源性的,人源性的很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畜共患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马晓东 宁夏西吉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