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畜牧兽医技术 > 正文

猪丹毒的流行、危害与防控

发布时间:2017-12-27 17:14    作者:.    来源:    查看:
    摘要:基于2006年—2017年5月国家农业部兽医公报和安徽农业大学猪病检测中心的数据统计,分析了猪丹毒在我国及安徽省的流行情况,阐述了猪丹毒的危害性,并提出相关的防控措施,特别是目前防控猪丹毒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关键词:猪丹毒;流行;危害;防控

    猪丹毒(Swine Erysipelas)是由猪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E. rhusiopathiae)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诊症状表现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慢性心内膜炎和关节炎型。该病呈全球性分布,是世界各国养猪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疾病。

    1、流行情况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猪丹毒与猪瘟、猪肺疫并称为我国养猪业的三大传染病。随着养猪业规模化的发展、饲养环境和管理模式的改善、疫苗和抗生素的使用,猪丹毒似乎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致使很多养猪场忽略了对该病的防控。然而,自2011年开始,曾一度销声匿迹的猪丹毒又开始在我国呈现流行趋势,甚至在一些保健和生物安全都做得非常好的大型规模猪场都未能幸免。

    猪丹毒死灰复燃,卷土重来了。图1显示了2006—2017年5月(缺2011年)我国猪丹毒的发生次数,2012年处于高峰期,之前和之后的发生次数显著减少,而之后的发生次数则多于之前。图2显示了2006—2017年5月(缺2011年)安徽省猪丹毒的发生次数,同样2012年处于高峰期,虽然总体的发生次数在逐渐减少,但期间有波动,2014年和2016年出现了2次明显的小高峰。
    图3显示了2012—2017年5月安徽农业大学猪病检测中心的猪丹毒临床病例,自2012年开始出现,2013年达到高峰期后,发生次数逐渐减少。
    图4显示了2006—2017年5月(缺2011年)我国猪丹毒每个月的发生次数,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按每个月发生1 000次以上计算,3—12月均为多发期,尤以6—12月为高发期(发生次数均在2000次以上)。
    图5显示了2006—2017年5月(缺2011年)安徽省猪丹毒每个月的发生次数,1月—12月均有发生,以6—10月为多发和高发期。
    图6显示了2012—2017年5月安徽农业大学猪病检测中心每个月的猪丹毒临床病例,主要集中在7—9月。

    2、发病原因

    E. rhusiopathiae血清型众多,迄今已确认的有26个血清型(即1a、1b、2-24及N型)。猪丹毒自然病例遍布世界各地,主要由血清型1a、1b或2的E. rhusiopathiae所引起。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011年,猪丹毒极少有发生和报道,基本处于“绝迹”状态;但在2012年,该病突然在我国多地暴发或散发,并呈现发病增多的趋势,究其原因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猪是E. rhusiopathiae最重要的储存宿主,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通过分泌物和排泄物直接传播,并可经环境污染物间接传播;据报道,约30%~50%外观健康猪的扁桃体和其他淋巴组织内潜伏有E.rhusiopathiae,急性猪丹毒感染猪的粪便、尿液、唾液及鼻腔分泌物含有大量的E.rhusiopathiae,能长时间向外散播;

    猪感染后病菌会停留在扁桃体或肠道中,在高温、高湿和转运等应激刺激下,菌体进入血液系统,引起发病。有时E.rhusiopathiae也会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感染猪,或借助吸血昆虫、鼠类和鸟类传播。

    2)E. rhusiopathiae在自然环境中具有超强的抵抗力,如在阴暗的地方可以生存1个月以上,室温下耐受干燥数月,阳光下生存10~14d才死亡,熏制病猪肉中可生活3个月,于腌肉中达170d,在死后深埋1.5m 231d的尸体内尚有活菌,污染的粪和垫草堆肥发酵需半个月后才失活,土壤中至少能存活35d,猪舍环境中的墙壁、风扇、供水口等也能分离出E. rhusiopathiae。

    病菌一旦侵入环境中,会存在通过各种途径传播至其他区域的风险,具有较强的潜伏性。目前在室内生产式系统,被感染动物粪便和尿液污染的地板是可能的传染源。

    3)20世纪80年代之前,人们对猪丹毒的防控比较重视,几乎每个猪场都会接种“猪三联苗”(猪丹毒、猪肺疫和猪瘟三联疫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以及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等病备受众多猪场(户)的关注,尤其是对病毒性传染病,在免疫程序上几乎成了必不可少项目,而且不断强化免疫,但是对于猪丹毒却渐渐被很多猪场所忽视,放弃了猪丹毒疫苗的免疫。

    4)不同血清型E.rhusiopathiae菌株的毒力存在明显差异,1a、1b型的致病力最强,源自败血症病例的菌株多为1a型,而源自疹块型病例的菌株多为2型,我国主要为1a型(80%~90%),其次是2型。尽管不常见或非优势的血清型E. rhusiopathiae对猪的毒力较低,但经过几十年的进化与变异,出现毒力增强。

    据报道,从患有慢性关节炎和疣状心内膜炎的感染病例中分离获得扁桃体丹毒丝菌,表明其具有潜在的致病性。

    5)近年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霉菌毒素等多种因素使机体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猪群的抗病能力下降,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等不良应激因素的刺激下,再加上猪场生物安全措施未执行到位,药物保健也未很好实施等原因,猪群就有可能发生E. rhusiopathiae的内源性感染,同时其他病原混合感染的存在,致使病情复杂化,加重本病的发生与流行。

    沉寂多年的猪丹毒重新抬头,且来势凶猛,由此再度引起了众多相关人员的关注,并围绕E. rhusiopathiae的生物学特性、致病力、疫苗免疫、药物敏感性以及引起疾病的流行和临床特征等方面开展调查研究。
    图7显示了2006年—2017年6月国内发表的相关论文,自2012年猪丹毒暴发流行后,论文数量逐年增加,2014年—2015年达到最高峰,从而为进一步认识猪丹毒的危害,有效防治猪丹毒,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良好基础。

    3、危害与防控

    猪丹毒有三种临床表现形式,包括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为败血性疾病,最为常见,以突然暴发、急性经过和高死亡为特征,病死率可达80%以上。

    近几年我国多地发生的猪丹毒,其临床特征多为生长育肥猪和母猪的急性败血症,病程很短,死亡率极高,药物治疗根本来不及。若有幸存者通常出现跛行和慢性关节炎,患病猪只不但生长速度明显变慢,饲料报酬明显降低,而且成为传染源威胁整个猪群,甚至有暴发猪丹毒的可能,给猪场埋下隐患。所以,如果对猪丹毒不加以控制,将对养猪生产的各个阶段产生严重的影响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由于猪丹毒的健康带菌率极高,根除传染源困难。研究发现,3月龄以下的仔猪由于被动获得性免疫的免疫保护效应;3年以上的猪由于亚临床疾病的反复发生,通常情况下极少诱发猪丹毒;表明猪丹毒的发生以及发病率、死亡率均取决于猪群的免疫状态水平,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宿主对抗E. rhusiopathiae感染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猪丹毒发生的广泛而有效的办法。目前使用的猪丹毒疫苗主要是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

    1)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菌苗,10kg体重以上断奶猪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5mL,10kg体重以下或尚未断奶的猪,皮下或肌肉注射3mL,间隔1个月后,再注射3mL,注苗后14~21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

    2)猪丹毒G4T10或GC42弱毒疫苗,大小猪均一律皮下注1mL,7~10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也可用于口服,剂量加倍,拌料喂给。

    3)猪丹毒-猪肺疫二联灭活疫苗,用法同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菌苗。

    4)猪丹毒-猪瘟-猪肺疫三联活疫苗,每头猪皮下或肌肉注射1mL,免疫期均不低于单苗。

    此外,疫苗免疫接种时尚应注意:

    1)常发病区每年春秋两季注射疫苗,种猪每间隔6个月注苗1次,仔猪断奶后应及时按窝注射,严防漏注,45~60日龄第1次注苗,3月龄进行第2次注苗。

    2)抗生素与活菌苗同时使用时,会对菌苗的免疫力产生一定的影响,故在接种前7d和接种后10d内避免使用抗生素。

    3)由于E. rhusiopathiae被隔离存在于关节软骨的软骨细胞胞浆内而逃避宿主免
疫获得保护,故疫苗免疫接种不能预防慢性关节炎。

    一旦发生猪丹毒后,应立即对病猪隔离治疗,猪舍、饲槽、饲养管理用具及环境彻底消毒,死猪深埋或烧毁。与病猪同群的未发病猪,可进行药物预防。预防和治疗药物可首选青霉素类和头孢类,但应一次性给予足够药量,以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不宜过早停药,一般持续应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2d,以防复发或转为慢性。

    鉴于E. rhusiopathiae在抗生素使用的压力下,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可用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选用对E. rhusiopathiae最敏感的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即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4、结语

    人类对猪丹毒的研究已有100多年历史,但至今尚未完全控制。2012年本来接近消失匿迹的猪丹毒却在全国许多地区暴发或散发,重新提高人们对猪丹毒的认识和重视得到了共识,前述的统计结果也显示了全面实施猪群的预防保健措施,完全能够防控猪丹毒的发生。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在重点防控主要疫病的基础上,切莫忽视猪丹毒。

(毛天骄,张静等  猪业科学)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