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畜牧兽医技术 > 正文

断奶应激对仔猪的影响及防控措施

发布时间:2017-12-15 17:44    作者:.    来源:    查看:
    摘要:仔猪断奶应激是一系列应激的总称,主要包括营养应激、心理应激、环境应激、免疫应激。仔猪断奶后,会造成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应激,往往会造成断奶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下降,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文内从断奶应激产生的原因、对仔猪的影响、防控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断奶应激;应激源;仔猪;防控措施

    引言

    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仔猪断奶日龄逐渐提前,瘦肉率不断提高,种猪抗逆性逐渐下降,这些因素导致断奶应激对断奶仔猪的健康生长影响巨大而深远。如何降低仔猪断奶应激对养猪业健康发展的影响,是摆在广大养殖从业者面前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和难题。

    1、断奶应激产生的原因

    1.1、营养应激

    营养应激主要体现在日粮形态和营养成分的变化。断奶前,仔猪日粮主要是液态母乳,母乳中含有丰富的乳蛋白、乳脂、乳糖,均为母源性,便于消化和吸收。断奶后,仔猪日粮主要是固态饲料,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多为植物源性,其中还含有不溶性淀粉、纤维素和抗原物质。

    断奶时,仔猪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加上肠绒毛变短、隐窝加深、肠黏膜萎缩等因素,一时难以满足对固体饲料的消化吸收,很容易导致仔猪出现腹泻。

    1.2、心理应激

    断奶前,仔猪和母猪之间、仔猪和仔猪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同窝仔猪之间不存在或存在较小的竞争关系,母猪能够为仔猪提供充足的奶水、舒适的温度,仔猪能够在母猪的庇护下健康成长。

    断奶后,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合群分群,加上转栏过程的影响,以及周边环境的变化,给仔猪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会出现各种竞争、咬斗,消耗自身大量的体储,加上咬斗产生的噪音影响,使得仔猪惊恐不安,采食量非常低下。心理应激的产生,导致仔猪胃酸分泌不足,小肠运动增强,腹泻发生的几率显著提高。

    1.3、环境应激

    断奶前,仔猪所在的产房温度非常舒适,仔猪对产房环境非常熟悉,和同窝仔猪间相对友善,竞争压力较小。断奶后,仔猪从原来的保温箱变成保育舍,栏舍环境发生了变化,栏舍温度发生了变化,加上并窝合群的影响,以及仔猪自身体温调节能力较差,短时间内很难适应环境的突然改变。

    相关研究表明,适当提高保育舍的温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仔猪腹泻的发生。

    1.4、免疫应激

    断奶前,仔猪通过母乳获得了大量的母源抗体,在充足的奶水、舒适的环境、适宜的温度下,仔猪整体上处于一个相对健康的状态,对所处环境已经适应,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免受疾病的侵袭。

    有研究表明,3周龄以后,仔猪母源抗体水平逐渐下降。断奶后,母源抗体对仔猪的保护力急剧下降,环境、温度、饲料的变化,加上仔猪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主动免疫还没有完全建立,此时,仔猪的免疫处于一个相对空白期,很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发生腹泻、呼吸道等疾病。

    2、断奶应激对仔猪的影响

    2.1、断奶应激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断奶应激对仔猪的外在影响主要体现在仔猪采食量下降,生长速度缓慢,皮肤苍白、毛乱无光泽、抗病力下降,严重的会出现腹泻、水肿等疾病的发生,导致僵猪的产生,甚至死亡。相关研究表明,28日龄或35日龄断奶的仔猪,断奶后第1天仔猪平均日增重相比断奶时下降95%或87%,生长几乎停滞,断奶应激对日增重的影响一直持续到断奶后20d,随后逐渐恢复正常。

    断奶混群后,仔猪行为发生改变,通过打斗建立新的次序。新次序的建立,需要5~10d的时间,在此期间,仔猪间不断追逐、打斗、撕咬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外伤,容易导致葡萄球菌的感染,同时,仔猪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均较低。研究表明,断奶后1~5d,仔猪活动时间显著增加,是断奶前的3~4倍 ;休息时间显著减少,仅是断奶前的1/2~1/3;饮食时间增加,是断奶前的2倍,但饮食时间没有规律;这些情况在断奶后10d左右趋于正常,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2.2、断奶应激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断奶后9d内,仔猪血液中血糖、脂肪、球蛋白含量均低于断奶前。断奶后第1天,以上指标下降特别明显,血糖下降大约45%,脂肪下降约17%,球蛋白下降约7%。血清中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水平下降,此后逐渐升高。

    有研究表明,断奶后7d内,仔猪血清中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都升高,并且谷草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显著增加,而血清中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胆固醇、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显著降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含量及活性的升高,可以作为仔猪断奶后是否处于应激状态的判断指标。

    2.3、断奶应激对仔猪免疫系统的影响

    仔猪出生后,大约需要4~5周龄后才能完善主动免疫。因此,断奶前,仔猪一般是通过母源抗体而建立的被动免疫。断奶后,仔猪无法获得母源抗体、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活性肽等乳源性生长因子,加上断奶应激对仔猪免疫能力的抑制,导致仔猪的抗病力下降,发生腹泻的几率升高。

    断奶后,仔猪采食量下降,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不足,黏膜屏障遭到破坏,肠绒毛受损,黏膜分泌功能下降,干扰素生成量减少,造成T淋巴细胞受损,进而影响了免疫细胞的功能。脂肪酸摄入不足,造成淋巴细胞萎缩,维生素E、硒、锌、铁等与免疫相关物质的缺乏,对机体的免疫机能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断奶应激导致白细胞吞噬机能下降,血清皮质醇浓度升高,血清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含量降低,说明断奶应激导致了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蛋白质分泌增加,出现氮负平衡。皮质醇的升高,抑制了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的合成和分泌,断奶仔猪的基础代谢降低,生长受到抑制。

    断奶后,仔猪采食量的降低,导致和免疫相关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摄入不足,影响了机体的免疫机能。断奶前,随着日龄的增加,仔猪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功能逐渐增强,3~4周龄增加尤为明显。断奶前,B淋巴细胞的变化规律和T淋巴细胞相似。

    断奶应激对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数量和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并且对B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恢复时间也更长,断奶应激还能抑制仔猪抗体的合成。

    饲料抗原对仔猪肠道免疫系统的建立具有较大影响。如饲料中的大豆球蛋白能被6月龄前的仔猪吸收,引起短暂性的过敏反应,导致断奶仔猪肠黏膜淋巴细胞增生、隐窝细胞有丝分裂加快、肠绒毛脱落。组织上的损伤导致功能上的变化,肠道组织结构的损伤导致一些酶类分泌量和活力下降,进而导致仔猪的营养性腹泻,营养性腹泻引起仔猪的抗病力下降,可能导致病原性腹泻的发生。

    2.4、断奶应激对仔猪消化系统的影响

    断奶应激对消化道形态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肠绒毛萎缩、受损、脱落,肠隐窝加深,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降低,断奶日龄越小,影响越大。研究表明,断奶后5d左右,肠绒毛长度和肠隐窝深度达到最低值,肠道的消化吸收面积达到最低值,严重影响了小肠的分泌、消化、吸收功能。

    断奶前,仔猪胃肠道内的微生物主要以乳酸杆菌为主;断奶后,胃肠道内出现除乳酸杆菌外的其他细菌和真菌,加上断奶应激的影响,导致仔猪胃肠道内环境的变化,体现在外来细菌和真菌的大量繁殖,占据主导位置,而乳酸杆菌处于从属地位。

    断奶应激使仔猪胃肠道pH升高,偏碱性。胃酸分泌不足,造成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能充分消化吸收,大量未完全消化的营养成分被微生物异常发酵,改变了胃肠道的内环境,有益菌群的繁殖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病原菌大量繁殖。大肠杆菌大量繁殖,逆行至小肠,释放毒素,这些毒素穿过肠壁进入血液,引起杯状细胞分泌的肠液,而肠道吸收作用降低,导致仔猪出现腹泻。

    4周龄以前,随着日龄的增加,仔猪胃肠道消化酶活性逐渐增加。断奶后1周内,仔猪消化道内的各种酶的活性降低到断奶前的1/3,恢复到断奶前的水平大约需要1~2周的时间,但脂肪酶的活性仍然没有得到恢复。断奶仔猪消化酶活性的降低,直接导致了饲料的消化吸收率下降,加上消化道的通透性增加,仔猪发生腹泻的几率大大增加。

    3、断奶应激的防控措施

    3.1、营养调控

    有研究表明,营养应激对仔猪的影响在所有断奶应激中起着主导作用。所以,断奶应激的防控要非常关注营养调控。断奶后,仔猪日粮结构发生变化,由液体母乳转变为固体饲料,饲料中营养成分发生变化,比如母乳动物源性蛋白质、脂肪、糖类,变成固体饲料植物性蛋白质、脂肪、淀粉和纤维素。

    仔猪本身的消化机能不完善,加之日粮结构的变化,仔猪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效率非常低。因此,应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动物源性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减弱饲料变换导致的应激,提高仔猪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效率,减少营养性腹泻的发生。断奶后,采取逐步过渡的原则更换饲料,做到少食多餐,避免一次性采食过量,降低采食过多引起食物在胃肠道中堆积过多而导致的腹泻。

    3.2、心理调控

    断奶后,由于仔猪脱离了母猪的保护,加上环境和食物的变化,仔猪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为了降低断奶应激对仔猪心理的影响,可以将断奶后的仔猪在原有栏舍生活两天,然后再转到保育舍。

    在转栏过程中,要选择天气较为适宜的时间段进行,并做好科学合理的分群工作,可以根据品种、性别、体重、健康程度、采食量等进行,尽量保证保育舍条件和产房条件的一致性。同时,饲养密度要适宜,每个群体最适宜10~12头仔猪,根据外界环境条件可以做适当调整,做到不拥挤,不影响采食和饮水。为了增加保育舍的舒适度,提高断奶仔猪的福利,将断奶应激降到最低,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玩具供断奶仔猪玩耍,还可以播放一些轻缓的音乐,安抚断奶仔猪的情绪。

    3.3、环境调控

    相关研究表明,断奶时提高断奶仔猪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断奶应激对断奶仔猪的影响,较为适宜的温度应控制在20~22℃之间。而断奶仔猪所处环境的湿度对断奶仔猪的影响也比较大,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5%~75%之间,太过干燥容易造成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太过潮湿的环境容易造成病原菌的大量繁殖,引起断奶仔猪发病。

    因此,仔猪断奶后,应严格把控保育舍环境温度和湿度;并及时清理栏舍内的粪便;做好通风工作,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及浓度;定期消毒,降低环境中病原菌的含量,进而降低疾病发生和传播的风险。

    3.4、免疫调控

    机体免疫可以分为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断奶前,仔猪可以通过母乳被动地获得母源抗体的保护;断奶后,从母乳中获得的抗体逐渐降低,母源抗体保护力逐渐下降;仔猪主动免疫的建立从10日龄才开始,要到28~35日龄才能发挥功能,加之目前多数采取早期断奶,此时断奶仔猪自身的免疫器官发育不完善,免疫系统不健全,极易受到病原菌的侵染。

    所以,在仔猪出生前,就应该加强母猪的饲养与管理,做好日常保健,提高母猪的健康度,进而提高母乳的质与量,以便仔猪出生后可以获得足够的奶水,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保护,间接延长母源抗体的保护时间。同时,在断奶前,应该尽早做好仔猪的教槽工作,做好仔猪的保健,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完善,健全免疫系统的功能。

    根据场内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免疫程序,定期对猪群进行免疫监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免疫种类和免疫时间,以保证仔猪始终处于抗体保护中。断奶前后7d,可以在仔猪日粮和饮水中添加抗应激营养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硒、益生菌、中草药及其提取物等。维生素C可以有效杀灭病原菌,增强中性粒细胞的功能,降低断奶应激。

    维生素E和相关中草药及其提取物,可以起到抗氧化作用,消除自由基,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增强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机体抗病力。益生菌可以调节胃肠道菌群数量和比例,产生有机酸或抑制病原菌的产生,进而降低病原菌的数量和危害,降低断奶应激,提高仔猪健康度和抵抗力。

   (刘志伟、李东等 猪业科学)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