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畜牧兽医技术 > 正文

产房仔猪接产精细化管理措施

发布时间:2017-12-06 16:37    作者:.    来源:    查看:
    摘要:产房是现代化养猪生产的核心,随着品种的改良,母猪的产仔数越来越多,接产工作已成为养猪生产中的关键步骤。母猪分娩时,仔猪要脱离母体内部强有力的保护,出生对仔猪来说是经历生死关的考验,因此,接产是确保仔猪快速适应外部环境,进而使其健康生长发育,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一环。有效地接产管理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益。

    关键词:产房;仔猪;接产;精细化管理

    1、临产判断

    接产工作从母猪分娩开始,通过对母猪临产的精准判断,可以提高产房的接产效率。母猪平均妊娠周期114d,一般情况下,生产中主要根据母猪预产期来关注预判母猪什么时间分娩,但也有部分母猪还没到预产期就分娩,因此,要特别注意观察预产期前3d的母猪,并做好产前准备。

    母猪临产征兆可通过“四看一挤”来判断,四看主要是:看母猪是否食欲下降,排尿频繁;看母猪是否行动不安,起卧不定;看母猪是否阴门红肿膨大;看母猪是否乳房肿胀奶头发红;如果出现这些征兆,特别是当最后1对乳头能挤出乳汁时,预示母猪将很快分娩(6h内分娩)。

    接产时,产房饲养员准备好保温箱,在临产前2h(当母猪有羊水流出时),打开保温灯预热保温箱。准备好相关接产工具,主要有水桶、0.1%高锰酸钾溶液、缩宫素、氯前列烯醇、长臂手套、润滑剂、注射器、干净毛巾、干燥粉、剪刀、结扎线、笔记本和笔等接产工具,每头母猪填写一张分娩信息记录表,特别是产仔间隔和药物使用情况的记录。

    2、接产管理

    科学正确地接产可有效提高产房仔猪的成活率,保证仔猪的正常生长。生产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重点关注:

    2.1、断脐

    仔猪出生后应尽快用消毒处理过的干净毛巾(为避免交叉感染,建议一窝仔猪1条毛巾)清除口腔及呼吸道的黏液。然后全身涂抹干燥粉,使仔猪尽快干燥,减少仔猪体能损耗。

    仔猪擦干后,接着便是断脐。脐带是联系胎儿与母体之间的桥梁,其主要作用是将母体丰富的营养物质和O2运送给胎儿,同时将胎儿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和CO2运送给母体,确保胎儿与母体之间顺利进行物质交换。母猪分娩过程中胎儿娩出后,一般脐带仍然与母体相连,需要对脐带进行处理,断脐不当会影响仔猪活力和正常生长。

    如果仔猪刚出生就进行断脐,就相当于剪断仔猪的营养和氧气供给,仔猪还没形成自主呼吸能力,造成仔猪活力下降,且羊水风干过程中带走热量,造成仔猪体温下降,还需要母猪供能,以维持此时间段额外体温。

    拉出脐带的做法会加重母猪的疼痛感,消耗母猪体能,不利于继续分娩,甚至导致大出血,母猪产后恢复慢。回挤脐带血等于瞬间提高了小猪血管承受的压力,有损肝脏和心脏机能,且剪断脐带后,血液迅速产生凝血因子,这些凝血因子会堵塞仔猪血管。

    刚出生仔猪的脐带是仔猪对抗冷应激、获得呼吸动力、维持体温、恢复活力和减少死亡的一根生命线,所以,接产时正确的做法是仔猪出生后,用干毛巾擦干小猪口鼻及全身黏液,帮助仔猪捋顺脐带,保持脐带血流通畅,并防止断裂,尽量让仔猪自己扯断脐带,脐带断裂后再看仔猪的行为表现,如果发现仔猪因脐带过长在产床上运动不方便,此时可以做断脐处理,否则不需要做任何处理。

    断脐时用手按捏断脐处,为防止流血,先使用结扎线结扎(肚脐到结扎线3cm,结扎线到断端1cm),然后用剪刀剪断,再使用碘酒消毒脐带及脐带周围。

    2.2、初乳

    初乳摄入不足是仔猪断奶前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初生仔猪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在出生后24h内吸吮足够的初乳,初乳不仅提供了仔猪哺乳期和生长所必需的重要能量和蛋白质,而且还富含提供被动免疫的大分子免疫球蛋白的母源抗体,这样仔猪才能获得母源抗体的保护,这种管理措施对于提高哺乳期仔猪的成活率十分重要。

    初乳分泌在分娩前不久开始,并在分娩后约24h结束。对仔猪来说,最开始的6h是非常关键的,并且在24h后由于仔猪肠道吸收通道关闭不允许免疫球蛋白被吸收,所以,接产员的任务就是确保新生仔猪迅速吃到250g的初乳。研究表明,初乳摄入量低于200g的仔猪平均死亡率为25%,在初乳摄入量低于100g的仔猪中死亡率高达65%。

    基于这些研究,推荐每头仔猪至少需要250g的初乳摄入量,而考虑到母猪平均产约3~4L的初乳,对于现代高产母猪来说,很难保证每头仔猪的初乳摄入量,故生产中还需要细心的工作以保证仔猪吸吮足够的初乳。

    首先,足够数量的有效乳头(生产中要求母猪有效乳头达6对以上)有助于确保每头仔猪获得足够的初乳。猪的乳腺以分泌管的形式通向乳头,中前部的乳头绝大多数有2~3个分泌管,而后部乳头绝大多数只有1个分泌管,有些母猪最后1对乳头的乳腺管发育不全或没有乳腺管,故母猪前3对乳头的产奶量多,而后面乳头产奶量较少(初乳量亦是如此)。

    因此,接产人员需要将虚弱仔猪放在最前面吃奶,加强对弱小仔猪的护理。其次,母猪乳房蓄乳池极不发达,不能蓄积乳汁,致使仔猪不能随时吸吮乳汁,只有在母猪“放乳”时才能吃到奶。母猪分娩后大约30~40min哺乳一次,母猪整个哺乳过程持续3~5min,但每次哺乳真正放乳的时间仅20~30s,母仔间通过有节奏的哼叫声均能主动引起哺乳行为。

    当第1头仔猪娩出后,乳头行为秩序就开始建立,随着仔猪陆续地产出,其争斗频率就会增加。乳头的争斗会影响仔猪的死亡率,特别是当争斗凶猛和持续时间较长时,生产中常见弱小仔猪因抢不到乳头错过放奶时间而饿死或变成僵猪。而乳头争斗最强烈时间是在出生后头4~6h,在这之后的2~3d内乳头固定以后,仔猪也就建立了吃奶的秩序,所以,接产人员要帮助仔猪固定奶头,保证全窝仔猪正常生长发育。

    2.3、寄养

    营养不良和饥饿是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在分析原因时,往往将其归结为母猪压死所致。将仔猪寄养给合适的母猪,对于减少仔猪营养不良和饿死是非常有效的技术手段,但是在生产操作中,也常常存在一些无谓的寄养,有些接产员只是为了完成寄养而寄养仔猪,或者方法不当,造成仔猪损伤。

    在做寄养工作时,首先统计舍内出生在12~24h内的窝数和每窝仔猪数,观察、记录并标记出哪些窝内有弱小或特大仔猪以及仔猪头数,同时标记超过母猪有效乳头数和哺育能力的仔猪,将这些仔猪作为被寄养对象,并将需要寄养的仔猪记录到档案卡或专门的记录本上。然后,评估母猪的哺育能力。母猪的哺育能力与母猪的胎次及母猪的有效乳头数有很大的关系。

    母猪的母性也是哺育能力的一部分,对于有咬仔、母性差的母猪不能作为寄母。将评估的结果记录到档案卡或者专门的记录本上备用。之后,将标记好的需要寄养的仔猪集中到一个转猪篮中,根据大小、强弱调到选择好的哺乳母猪处。调栏寄养时需要确保每窝哺乳仔猪数小于或等于母猪的有效乳头数。在档案卡上记录寄入或寄出情况,并在仔猪身上做上适当标记。

    调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寄养前需要确认仔猪已吃足初乳,必须保证仔猪吸吮至少6h的初乳,如果寄养过早,仔猪吸吮初乳数量较少,导致体内缺少母源抗体,最终引起死亡。

    2)寄养仔猪要及时,尽量在仔猪建立乳头秩序前进行,减少乳头秩序破坏给仔猪生长带来的影响,建议在分娩后24h以内完成。如果寄养过晚,哺乳母猪的功能乳头可能因为离分娩结束时间太长以致于失去泌乳能力,对于初产母猪这个问题尤其明显,母猪乳腺的再次发育主要发生在泌乳期中,只有被仔猪充分吸吮过的乳头,其乳腺才得以充分发育,当利用产仔数少的初产母猪作为寄母时,时间不能拖太晚,以防未被利用的乳头乳腺发育不充分,甚至停止活动,导致无法泌乳。

    3)寄养数量最小化,不同窝之间的寄养仔猪数要尽可能的少,降低寄养应激。

    4)仔猪寄养宜寄大不寄小,同窝较大的仔猪比较小的仔猪能更好地应对寄养应激,生产上也可将体弱吃不到奶的仔猪转移给其他哺乳性能好的母猪,使其获得一个功能良好的乳头。

    最后,寄养完成后,追踪寄母和仔猪的状况。生产人员既要观察仔猪有没有找到有效的乳头,能否得到足够的乳汁,也要关注母猪的有效乳头是否得到足够的开发,同时还需要关注母猪的哺乳行为及母猪的采食情况。若寄养失败,需要及早调整,减少仔猪损失的风险。

    2.4、剪牙

    生产上为减少仔猪对母猪乳头的损害,和仔猪发生争斗时降低对同窝仔猪的伤害,一部分猪场在仔猪出生后进行剪牙操作,最常见的处理是仔猪出生后就立即剪牙。这种处理方式明显有待商榷,因为仔猪出生后,其主要工作是吃到足够的初乳,剪牙会给仔猪带来应激,降低仔猪活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仔猪吸吮乳汁,故建议在仔猪出生后第2天再进行剪牙操作,确保仔猪吃到足够的初乳。

    剪牙不要太短,剪掉牙齿2/3即可,不要剪到牙根,以免损害齿龈和舌头,使病原体进入仔猪体内,断口要平整。仔猪剪牙工具使用前都要浸泡消毒,以避免细菌交叉感染。对弱小仔猪来说,不宜剪牙或者推后1~2d,以有利于乳头竞争和仔猪存活。

    由于对母猪营养的加强和管理的重视,现在很多猪场母猪整个哺乳期乳汁都十分丰富,基本上不存在因为奶水不足造成仔猪对母猪乳头的争抢和咬伤,因此,不再执行剪牙工作,这对生产成绩也不会造成影响。

    生产中,接产的细节管理还有很多,比如母猪助产、仔猪保温等,以上只是列举了常见的存在错误较多的操作,通过对以上工作的重视和改进,猪场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一定能够得到提高。

   (李洪宇  猪业科学)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