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畜牧兽医技术 > 正文

兽医在动物疾病防治中常见的错误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7-07-25 16:48    作者:.    来源:    查看:
    摘要:在我国,兽医制度已经被纳入到基层畜禽防疫基本制度中,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绝大多数基层兽医在文化程度方面受到一定限制,亦或是未接受系统化的畜牧兽医理论教育,使得基层兽医动物疾病防治工作误区较多。为此,文章针对动物疾病防治问题展开研究与探讨。

    畜禽养殖场在农村地区比较集中,通常以农户作为单位,进而形成畜禽养殖的规模。但是养殖户因为对畜禽疾病防治知识了解不全面,常常仅依靠经验防治,致使畜禽疾病发生与传播的几率提高。

    1 兽医动物疾病防治的常见错误

   (1)盲目用药。有些兽医在未确诊疾病的情况下,通常会根据个人经验盲目诊断并用药,容易加重动物病情,影响防治效果。另外,有很多兽医滥用药物,导致动物机体的防御能力下降,使其体内代谢更加混乱,难以找出动物发病的真实原因,无法针对病症准确地使用药物,错过了疾病防治的最佳时间。临床抗菌素滥用也是突出的问题。针对动物疾病的实际情况,部分病症并不需要抗菌素防治,若不正确地应用抗菌素,会致使病菌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动物肠道菌群也会失去协调性。但是,兽医却认为抗菌素是所有疾病防治的必用药,因而临床滥用抗菌素的情况十分普遍。

   (2)药物剂量使用不准确。在防治动物疾病方面,兽药的使用剂量标准需要根据动物每千克体重计算,但是通常情况下,动物体重都不会超出限量。这样一来,兽医临床使用的药物剂量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部分兽医在动物药物剂量计算方面并不合理,很难对使用的剂量予以正确地使用。

   (3)疫病防治过程的操作技能与给药途径不合理。在动物给药途径方面,比较常见的就是静脉注射、口服与肌内注射三种。而在防治的过程中,则需要充分考虑动物与疾病的适用方式给药。如果给药方式不合理,会对药物治疗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其中,通过动物饮水给药,若动物机体难以溶解药物,则会将毒性物质残留在体内,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会加重病情。而动物消化道疾病一般采用的都是口服方式,如果是治疗肌肉炎症则会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如果采用的给药不正确,会直接影响疫苗本身的作用。

    2 改进兽医动物疾病防治工作效果的措施

   (1)增强兽医专业培训的力度。在动物疾病防治方面,兽医的作用不容小觑。但是,现阶段基层兽医在动物疾病防治知识方面并不丰富,而且文化程度不高,从未接受过专业化与系统化的培训,所以仅仅依靠自身经验开展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要想避免动物疾病防治的误区,最关键的就是对兽医管理体系全面强化与完善,不断增强兽医业务素质与道德素质,使其自身业务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应当组织兽医人员定期参加业务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全面提高兽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以保证兽医理论和实践能力有效提升。而且要积极开展兽医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和技术工作人员给予技术指导,强化与同行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基层兽医诊治的科学性,全面推进动物疾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2)抗生素的合理运用。兽医在动物疾病防治过程中,一定要合理使用抗生素,尽可能规避长期使用抗生素。在疾病治疗方面,需要对抗生素的使用剂量科学把控,达到科学治疗的目的。

   (3)注重检疫与引种的作用。如果条件允许,最好采用自繁自养的方式解决引种问题。如果必须要引种,一定要严格把握动物来源,积极开展检疫工作。同时尽量规避乱杀乱宰和无序流动的情况,从根源上对传染性疾病进行控制。

   (4)免疫程序应科学合理。要想进一步增强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就需要科学合理地构建免疫程序。要充分了解疫病流行的状况、养殖动物年龄与性别和抗体检测水平,以保证免疫的合理性。例如每年的春秋季节通过皮下注射或者肌肉注射的方法,对公猪进行猪丹毒和猪气喘病免疫。对羊则计划免疫与驱虫相结合,两者的间隔时间15天,以免引发母羊流产。选择疫苗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质量,特别要注重疫苗批准文号与生产日期等多种信息。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层兽医在动物疾病防治方面,应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而在养殖过程中,同样需要落实精细化管理,综合考虑养殖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措施。面对动物疾病,需要及时采取预防与治疗措施,有效地规避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李阳阳 河南省汝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