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畜牧兽医技术 > 正文

鸭球虫病的科学防治

发布时间:2017-01-06 15:48    作者:.    来源:    查看:
    摘要:精辟总结当前鸭球虫病的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症状特点,推广更加完善、合理的防治方案,可以规避传统防治方法存在的一些缺陷。

    鸭球虫病是养鸭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疾病,据统计,我国鸭球虫病的发病率可达30%~90%,并有较高的死亡率(20%~70%)。耐过的肉鸭可导致发育迟缓,增重速度减缓,对养鸭经济效益造成严重的影响。

    1  病原学

    鸭球虫病是由泰泽属、温扬属和艾美尔属成员球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临床上对鸭致病力最强、危害性最大的是毁灭泰泽球虫(T.perniciosa)和菲莱氏温扬球虫(W.philiplevinei),两种球虫多呈混合感染。

   (1)生化特点。毁灭泰泽球虫卵囊随动物粪便排出,处于负温度值或高于40℃的环境条件下即停止发育, 孢子化所需适宜温度为20~28℃,最适宜温度为26℃。孢子化时间约为19小时。菲莱氏温扬球虫卵囊随粪便排出后,在低于9℃或高于40℃时完全停止发育,在24~26℃的适宜温度下经30小时左右完成孢子化。两种病原虫在潮湿有机物载体(粪污、垫料等)中存活期延长且繁衍增殖较快。

   (2)致病靶器官。毁灭泰泽球虫主要寄居于鸭的小肠上皮细胞,并逐步侵蚀至盲肠和直肠部位,全程经两代裂殖增殖。菲莱氏温扬球虫主要寄生于卵黄蒂前后肠段、回肠、盲肠和直肠绒毛的上皮细胞内及固有层中,全程经三代裂殖增殖,潜伏期约为95小时。由此可见,该病原虫的致病机制是首先损害重点消化系统,之后逐渐波及其他相邻的重点脏器和组织,最终引发多器官和组织病变,进而表现出高致死率。

   (3)敏感特性。结合临床实践及观察发现,该病原虫对某些抗球虫制剂(药物)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为保护易感群可优选其中最敏感的制剂对症控制(保健预防、对症治疗)。目前常用磺胺间六甲氧嘧啶(SMM,按0.1%拌料添加)或复方磺胺间六甲氧嘧啶(SMM+TMP,按0.02%~0.04%混饲)、磺胺甲基异恶唑(SMZ,按0.1%混饲)等磺胺类制剂,另外还使用克球粉、拉沙霉素、马杜霉素、杀球灵及增效磺胺等。笔者认为,以上敏感制剂长期大量应用有一定的危害性(毒副作用),危及人和动物卫生安全,整群统防统治应优先考虑某些中草药复方制剂。

    2  流行病学

   (1)易感性。以低龄雏鸭(10~40日龄)高度易感,发病及病死率最高、危害性最大。育成后商品鸭发病无明显规律,其对球虫有一定的耐抗性,病死率相对较低(10%~15%),耐过后多表现为生长抑制和免疫力低下等。

   (2)传染源及传播途径。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发病禽及其排泄物污染的粪便、垫料和用具等,主要是经消化道(不排除呼吸道)摄入后形成感染。病史场的环境保洁、消毒灭源、无害化处置和休养期等管理措施不到位,则环境中的病原虫含量超标,常因摄入被球虫卵囊污染的饮食源而引起发病。

   (3)病死率。40日龄以内的高度易感鸭群综合发病率、病死率高达30%以上,尤其是养殖管理水平低下的鸭场病死率高达50%以上。成年鸭(中、大鸭)表现出一定的耐抗性。

   (4)发病季节。一般情况下,散养模式以春末、夏季最为高发,主要原因是气温逐渐上升,加之空气湿度偏高,形成了有利于球虫繁衍增殖的环境条件。现代封闭式、全舍饲、规模化养殖模式下,鸭群自体散热及粪尿排放产热、产湿,鸭舍内很容易形成暂时性的高温高湿环境,导致该病呈常年发病趋势;重点发病日龄阶段为40日龄以内雏鸭群。

   (5)致病因子。养殖环境中存在球虫卵囊活体是引发该病的直接原因。健康群内混入球虫感染个体(发病鸭)直接接触而引起批量发病;病史场消毒灭源和无害化处置措施不到位,健康鸭群经采食摄入病原虫卵囊体,造成直接或间接感染;其他中间传播媒介(人、其他家畜禽、鼠类等)携带病原体随意进出鸭场,造成环境和饮食源污染,进而引起发病。

    3  临床症状及诊断

    该病多见于10~40日龄的雏鸭,症见病鸭突然发病,精神沉郁、缩颈嗜睡、扎堆畏寒、经久卧地不起、食欲不良、饮量增大,最典型的表现是排带血粪便。若养殖环境恶化、饲料营养供应失衡、对症控制不及时,则病情迅速恶化,多数继发全身症状。一旦出现神经症状(角弓反张、共济失调、肢体僵直及癫痫等)多预后不良。剖解致死病例,最显著的病变见于消化道,可见小肠、盲肠、十二指肠、直肠等重点消化道上皮黏膜不同程度肿胀、充血或出血,肠管内可见带血粪便;急性猝死病例的心、肝、肺、脾、肾等脏器基本正常或轻度炎性病变,但病程较长者则可见不同程度水肿(炎性渗出物)、充血或出血等。诊断要点:早期诊断(初诊)应综合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来加以鉴定,价值诊断依据包括发病日龄相对集中于40日龄以内、存在室温为25~28℃、相对湿度高于75%、有污染地面等环境条件,病雏鸭普遍排带血粪便,剖解见明显消化道病变等。进一步确诊应以实验室检测结果为准,常采集少量病料(病死鸭肠黏膜组织)以生理盐水稀释,其后用高倍镜观察,见到大量的球虫卵囊、裂殖体和裂殖子活体,其中毁灭泰泽球虫具有特征性的香蕉状孢子,即可以确诊。

    4  综合防治

   (1)预防控制。应对该病重在预防,首先淘汰带病个体,尤其是自繁自养鸭场早期淘汰隐性感染的种鸭和商品鸭,最有利于降低发病率。其次是养殖环境净化,特别是历史发病场务必要重视落实卫生治理,彻底清除场内被污染的粪便、垫料等,并做无害化处理,同时严格冲洗鸭场(舍)、场内环境及用具等。坚持3个月以上的休养期,以确保达到安全值范围内。三是重点保护该病高敏易感群,有条件的规模鸭场尽量对30日龄以内的雏鸭实施网养,减少其与地面的接触。

    同时有必要对20~30日龄的商品雏鸭群开展1~2次整群药物防治,采用当前新型广谱高效的复方抗球虫制剂拌料投喂。四是强化日常饲养管理。重视抓好场内外生物安全防范措施和兽医卫生防疫消毒措施,维持鸭场内清洁、干燥、无菌、通风良好的宜居环境,严防病原体污染饲料和饮水,鸭群定期防检疫和规范化消毒。

   (2)治疗措施。笔者结合临床实践认为,传统沿用的磺胺制剂疗法不值得推荐,其对雏鸭的肝肾损伤程度较大,且转化利用率不高,代谢终产物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因此,建议养殖者采用当前最新型抗球虫复方制剂(含中草药成分的较佳),按照药物使用说明应用于该病防治,同时配合糖水(葡萄糖、白糖、蜂蜜)或复方电解多维液随饮,减轻药物负担,有效保护雏鸭消化脏器和免疫脏器(肝肾)。

   (李磊  江苏省沛县城镇畜禽检疫站)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