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畜牧兽医技术 > 正文

鹿副结核病的诊断和防治

发布时间:2016-10-14 16:37    作者:.    来源:    查看:
    鹿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肠道传染病,以顽固性腹泻和进行性消瘦、肠黏膜增厚并形成皱褶、难以治愈且侵害4岁以下个体为典型特征。

    1  病原体

    副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短杆菌,无运动性,不形成荚膜和芽孢,在病料和培养基上常成丛排列。革兰氏染色阳性,具有抗酸染色的特性。在添加有抗酸菌死菌体或分枝杆菌生长素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初代分离培养比较困难。本菌对外界环境和消毒药的抵抗力都比较强。在被污染的牧场、厩舍粪便中可存活数月至1年。耐酸、耐酒精、抵抗青霉素和氯霉素。

    2  流行病学

    患病动物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病菌主要存在于肠壁黏膜及肠系膜淋巴结中,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传染。也可经交配、乳汁或胎盘传染。本病常呈散发性,有时也可呈地方性流行。本病的发展缓慢,流行期长。据称饲料中缺乏硒等矿物质,可能促进本病的发生与发展。

    3  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由数月至2年以上不等。病鹿逐渐消瘦,日渐衰弱,精神沉郁,采食减少,体温无明显变化,全身被毛粗乱无光,长时间呆立圈舍一角,目光无神,行动迟缓。眼结膜、口黏膜苍白。胸前略有水肿。颌下淋巴结、鼠蹊部淋巴结稍肿大。病鹿下痢为间歇性,后变为持续性,有时粪稀如水样,常常呈喷射状排出,恶臭,带气泡。肛门及尾根部经常被粪便污染。若腹泻不止,一般经3~4个月会因衰竭而死亡。有时可拖延至6个月甚至2年。染疫鹿群的死亡率高达100%。

    4  病理变化

    病畜尸体消瘦。眼观可见患鹿肠道黏膜显著肥厚,形成脑回状皱褶,皱褶表面充血和出血,有的黏膜表面呈天鹅绒样。此等病变常位于空肠后段、回肠末端及回盲瓣区域。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周围结缔组织呈胶冻样无色透明水肿。淋巴结切面湿润,流出水样液,皮质增生、突起、外翻。从肠管到肠系膜之间的淋巴管粗大呈绳索状。肠腔内容物甚少。

    5  诊断方法

    根据持续性腹泻、进行性消瘦等典型症状,结合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可引起消瘦,某些寄生虫病、慢性中毒等也可导致下痢,因此为了鉴别,必须进行细菌学检查、血清学诊断和变态反应诊断。

   (1)细菌学检查。可采取病鹿粪便中的黏液、血丝或黏膜碎片,制成涂片,自然干燥、火焰固定,用抗酸染色法染色,干燥后镜检,可见副结核分枝杆菌呈红色,其他细胞及杂菌呈蓝色。也可刮取肠黏膜,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对病死鹿,可取有病变的肠段,用灭菌生理盐水轻轻洗涤,除去黏液及食糜,刮取肠黏膜,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或切开有病变肠段的肠系膜淋巴结皮质部,触片或涂片、抗酸染色后镜检。为了提高检出率,可通过沉淀法或浮集法集菌后再涂片、抗酸染色和镜检。也可在涂片上滴加金胺荧光色素后检查,菌体呈黄色亮点,易于发现。本菌生长缓慢,分离培养由于需时太长,故在实验诊断中很少应用。最近,副结核病基因探针诊断技术问世,快速、准确、敏感,可望在我国的养鹿生产中得到应用。

   (2)血清学检验。可用间接血凝试验、补体结合反应、琼脂扩散、对流免疫电泳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3)我国尚未生产副结核菌素,有条件时可在排除结核病后,用禽结核菌素做变态反应诊断,检出率为80%。

    6  防治措施

    由于病鹿多在感染后期才出现临床症状,因此药物治疗通常无效。使用链霉素、异烟肼等抗分枝杆菌药物,均无效果。一般止泻药物,可使症状好转,但停药后不久即复发。防疫上要加强饲养管理,特别对幼鹿更要注意给予足够的营养,以增强其抗病力。不要从疫场引进鹿,必须引进时要严格检疫,确认健康后方可合群。对粪便检验呈阳性及有临床症状的患鹿,要及时隔离。搞好卫生管理,定期消毒。禁止与牛群、羊群轮牧,以防较差感染。关于本病的人工免疫,国外有弱毒菌苗和灭活菌苗两种,因免疫效果不佳和使接种动物变态反应阳转,并且干扰结核病的检疫,因而未能得到广泛推广。

   (张秀凤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九台街道办事处畜牧兽医站)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