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畜牧兽医技术 > 正文

鹅副黏病毒病的防制

发布时间:2018-06-12 17:51    作者:.    来源:    查看:
    鹅副黏病毒病是由副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近些年我们通过对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的市场调查和门诊统计发现,鹅副黏病毒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危害养鹅业的健康发展。

    1  病原及流行病学

    鹅副黏病毒病的病原为鹅黏病毒,属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属。病毒广泛存在于病鹅的内脏器官中(脾脏、肝脏、肠管等)。分离的毒株接种于10日龄发育鸡胚后能迅速繁殖,鸡胚在接种后2~3天死亡。鹅黏病毒能凝集鸡的红细胞,人工感染鸡可引起死亡。

    各种年龄的鹅对鹅副黏病毒病都具有较强的易感性,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1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10~15日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以上。随着日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下降趋势。患病鹅和病愈后带毒者为传染源。常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水平传播。该病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常呈地方性流行。疫区内的鸡也可以感染发病死亡。

    2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人工感染后的雏鹅和青年鹅均在2~3天发病,主要特点是腹泻。病鹅初期拉灰白色稀粪,病情加重后粪便呈水样,颜色为暗红、黄绿或墨绿色。精神萎靡,蹲地少动,少食或废食,但饮水量增加。病鹅行动无力,浮在水面时随水流飘荡。病的后期表现扭颈、转圈和仰头等神经症状,10日龄左右病鹅有甩头、咳嗽等症状。不死的雏鹅一般在发病后6~7天开始好转,9~10天康复。

    鹅副黏病毒病的潜伏期为3~5天,人工感染雏鹅和青年鹅2~3天发病,病程1~4天。病鹅精神萎顿,缩头垂翅,食欲不振或拒食,饮水量增加,行动缓慢,不愿下水,下水后浮在水面随水流漂游。病鹅排黄白色稀便或水样便,有时带血呈暗红色。成年鹅将头插于翅下,严重者常见口腔流出水样液体,并有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特别是饮水后病鹅有甩头、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现象。成年鹅病程稍长,产蛋量下降,康复鹅生长发育受阻。病死鹅机体脱水,眼球下陷,脚蹼干燥,皮肤淤血,皮下干燥;肝脏肿大、淤血,有芝麻或绿豆大的坏死灶;胰腺肿大,有灰白色坏死灶;心肌变性;下段食道黏膜有散在的灰白色或淡黄色芝麻大小溃疡结痂,剥离后留有斑痕及溃疡面;腺胃和肌胃黏膜充血,有出血斑点;肠道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空肠和回肠黏膜上常有散在的淡黄色黄豆大小坏死性假膜,剥离后呈溃疡面;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有的病死鹅脑充血、淤血。

    3  诊断及防制措施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则需要进行病原学诊断。该病毒能引起10日龄鸡胚死亡,在鸡胚尿囊液中具有较高血凝效价的病毒,能被该病康复鹅血清特异性抑制。用传代毒株接种鹅胚,可在48小时将其致死,但病毒不能致死鸭胚。用传代毒株鸡胚尿囊液感染易感鹅可致其发病与死亡,具有与自然病例相同的症状和病理变化,并能从病料中回收到病毒。人工感染可引起发病与死亡,亦能从病料中回收到病毒。人工感染鸭不能引起临床症状和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

    由于该病是一种近些年新发现的鹅的传染病,当雏鹅发病后常被误诊为小鹅瘟,用各种抗生素、磺胺类药物以及抗小鹅瘟血清预防和治疗均无效。因此,严格的防疫和消毒制度是预防该病的关键。同时还要作好鉴别诊断。

   (1)产蛋前2周对种鹅进行一次灭活疫苗注射,使鹅群在产蛋期具有免疫力。当雏鹅15~20日龄时分别进行灭活疫苗接种。

   (2)无母源抗体的疫区鹅群可应用灭活苗或从当地鹅群分离的毒株制成的油乳剂灭活苗,给7日龄左右雏鹅每只肌注或皮下注射0.3mL,15日龄以上鹅注射0.5mL,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3)对发病鹅做好紧急隔离工作。首先对健康鹅免疫注射鹅副黏病毒的高免血清,然后再免疫假定健康鹅,同时适当使用抗生素以防止继发感染。

   (4)加强消毒,同时鹅群必须与鸡群分开饲养,不准混养,避免相互传染。

   (迟晓妹 鸡西市鸡冠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