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畜牧兽医技术 > 正文

母猪的饲养与管理(2)

发布时间:2017-08-31 16:29    作者:.    来源:    查看:
    上接:母猪的饲养与管理(1)

    进行配种的后备母猪必须保证达到8月龄,尽可能选在母猪的第3次发情期进行配种,配种最佳时间为母猪发情后的12~18小时。此外,重复2次或3次配种,可有效提高母猪的受胎率与窝产仔数量。在配种的前3周对母猪实行短期优料饲喂,能够帮助母猪再度发情、缩短配种间隔时间以及提高窝产仔数。在母猪配种后3周内保持母猪舍的安静,不能让母猪经受刺激惊吓,饲喂量控制在1.8kg之内,能够有效降低胚胎的死亡率。为了保持母猪的膘情,怀孕中期的饲喂量可提升到1.8~2.2kg,保持饲料的中等营养水平。

    分娩前3周内实行短期优料饲喂,每天饲喂2.5~3.2kg高营养饲料。分娩前一天要减少饲喂量,保证饮水足量,对母猪乳头进行深度清洁。母猪产前与产后都要保证不受刺激,做好接产、难产处理和子宫冲洗等准备工作,在生产过程中要切忌误伤母猪乳头。母猪产后要及时供饮麸皮水或者电解质水,逐步提高饲喂量,3天后饲喂量提升至4.5kg以上。带仔数量大于10头的产后母猪,每增加一头仔猪,多饲喂0.5kg饲料。要将仔猪的哺乳期控制在21~35天,在断奶前2~3天将母猪的饲喂量降低到每天1.8kg以下。

    改善母猪的圈舍环境,保证圈舍干爽舒适且无蚊虫鼠蚁侵害,及时进行母猪的预防注射工作。在日常管理中,要认真记录好母猪的生产数据,并进行总结与分析,逐步完善母猪的饲养管理流程,达到提高母猪繁育能力的目的。

    4  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在配种后,如果不再发情的时间持续20天以上,并且性情变得温顺、困乏嗜睡、食欲大增,基本可以判断为怀孕。猪的妊娠期通常是112~116天,平均为114天。当母猪妊娠期达到15~20天,母猪子宫内膜的受精卵逐渐壮大为胎膜胎盘,此时稍有管理不慎,很容易造成受精卵死亡,因此要加强管理。不能让母猪剧烈运动和遭受惊吓,不可饲喂霉变饲料,饲料中不能缺少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为了进一步确保胎儿健康发育,母猪从配种后到妊娠初期都要适当加料,尤其是添加高蛋白质精料,当母猪身体状态调养正常后方可换成粗饲料饲喂。

    妊娠中期要多饲喂粗饲料,这段时期母猪的食欲高涨,可充分利用粗饲料和青饲料饲喂。妊娠后期要多饲喂精饲料和矿物质,这段时期的母猪需要补充大量的营养物质,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与产后得到充足的哺乳。分娩前4天到分娩后6天内尽量不要饲喂精饲料,改喂粗饲料和青饲料。妊娠期内的母猪除了要保证吃和睡的质量外,还应保证每天活动2次,但不可进行剧烈运动。保持圈舍内的干爽卫生,夏季防中暑,冬季防着凉,确保母猪顺利度过妊娠期。

    5  分娩母猪的饲养管理

   (1)产前准备。在母猪产前7~10天进行产房消毒工作,将柔软且短小的垫草垫在产房内,冬季产房做好保暖措施,并且日夜有人轮班值守。注意母猪乳头和外阴部的卫生情况,做好清洁与消毒工作。

   (2)临床症状。母猪在临产前的3~5天乳房增大且发热,乳头外张呈红亮状,有些甚至能挤出少量乳汁。阴门肿胀、松弛,呈现红紫色,伴有少量黏液分泌。临产前几小时大部分母猪的前部分乳头能挤出黄色、粘稠的初乳,此时母猪的情绪比较急躁,站卧不安,来回走动,开始出现排尿并伴有阵痛,有黏液从母猪阴门溢出,这是明显的分娩信号。此时工作人员要做好接产的准备工作。

   (3)接产。母猪的生产过程一般呈躺卧姿势,所以如果当初产母猪呈站立姿势时,工作人员可用手轻抚母猪腹部帮助其躺下,便于产仔。

    仔猪产出后必须及时用干净毛巾将仔猪的口鼻及全身的黏液擦拭干净,使其皮肤表面尽快干燥,避免体热散失过快而感冒。如果仔猪产出后无法自主呼吸,工作人员要用手按住脐带根部,感受是否存在脉搏跳动迹象。如果有脉搏跳动,则可用人工呼吸进行抢救。方法是将仔猪保持仰卧姿势,用手推动前肢以带动全身前后伸屈,然后摊开手掌按住仔猪的胸膛帮助其呼吸;对准仔猪鼻孔吹气或者倒提仔猪后肢,轻拍胸腔部位;用酒精涂在仔猪鼻端,用针刺痛小根穴,这些都是刺激仔猪呼吸的有效方法。

   (4)产后护理。待母猪产仔完毕将排出的胎盘清理掉,注射抗生素与前列腺素,及时帮助母猪恶露排出和子宫复位,这对母猪离奶后发情很有帮助。可选用少许豆饼水、麸皮水或米糠水,适量添加食盐供饮。分娩后2~3天不宜骤然提高饲喂量,也不能饲喂过于浓稠的食物,要循序渐进地逐步增加饲喂量。

    6  哺乳母猪的饲养与管理

    哺乳期的母猪正处于恢复体质的重要阶段,也是提升产乳量与乳水品质的关键阶段,其饲养管理得好坏,对仔猪的存活、茁壮生长和发育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仔猪在1月龄内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于母乳,第二月龄则母乳与饲料各占一半,所以这段时间内的母猪要保持良好的膘情和正常的发情。

   (1)从分娩前15天开始,母猪的饲料要由孕期饲料渐渐转变成哺乳期饲料。如果在母猪分娩后才开始转变饲料,有可能导致母猪的泌乳量降低。分娩后2~3天的饲喂量不宜过多,要逐步增加,直到5~7天后饲喂量过渡为正常量。饲喂要采用定量多餐的方式,每天饲喂3~4次。如果母猪的产仔数大于12头,那么晚间还需要加喂1次。此外要充足供应饮用水。仔猪断奶前的3~5天逐渐减少母猪的饲喂量,能够有效降低仔猪断乳后母猪乳房炎的发生概率。要保证母猪有充足的运动与太阳光照,保持圈舍内的卫生清洁干爽和冬暖夏凉,还应保持安静,不可惊吓母猪。

    综上所述,母猪生产能力的强弱对养猪场的经济效益有直接的影响,所以保证其高生产力一直是养猪场饲养管理工作的目标。养猪场应做好母猪选育期、配种期、怀孕期、分娩期及哺乳期的饲养管理工作,饲料要保证营养均衡、科学搭配,在不同阶段保证其不同的营养需求,从而实现养猪场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推动我国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刘党会 陕西省兴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