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清雄 广州格拉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大多数人养猪不挣钱甚至亏损的原因在于观念落后、技术太差、选择不当。聪明人是在借用别人撞得头破血流的教训作为自己的经验,而普通人是在自己撞得头破血流时才会有所感悟,甚至仍然不知不觉。要想养猪不亏钱,就要学会借鉴他人的成功畜牧养殖经验。别再自己摸索,问路才不会迷路!
1 树立正确的观念
1.1 表面的节约往往是透支未来沃勒斯·华莱士:节俭是有它的很多优点, 但唯一的缺点是它不能让我们过上富足的生活。
1.2 细节决定成败以消毒的细节为例。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消毒没有用,因为消毒并没能阻止其烈性传染病的发生。其实并非消毒没有用,而是多数消毒本身就是无效的消毒。
有效消毒的四个必备条件:好的消毒剂、好的消毒设备、科学的消毒程序、认真负责的执行人员。对于带猪消毒来说,要特别关注空气消毒的问题,因为很多病原都能通过空气传播,有的甚至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如果仅对猪体及地面进行了消毒,而忽视了空气消毒,或者空气消毒不到位, 自然很难阻止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的传染病。在这里, 需要提醒的是要特别关注产房和保育舍的消毒工作。 产房和保育舍除病原浓度较高, 需要有效消毒以确保仔猪健康外,还有两大难题:一是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 有害气体对机体健康造成巨大损伤, 并导致呼吸道症状加重;二是湿度太大。 病原大量增殖和虫卵孵化需要高的湿度, 故湿度太大导致仔猪频繁下痢。而产房和保育舍本身湿度就大,一旦进行常规消毒就会使湿度进一步加大。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在高效消毒的同时保持猪舍的干燥, 并最大限度地吸附氨气等有害气体? 当然有! 那就是干粉消毒。
再如对人员的消毒。 消毒的目的是为了阻病原于场外, 而人员进出是导致病原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说,人员进入养殖场的消毒是阻挡病原进入养殖场的第一道屏障,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道关卡。 那么如何把握好第一道关呢?
1.3 效果不好的才是最贵的
仍以消毒为例。目前常见的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紫外线消毒。它的不足之处表现在: ①对表面光滑的物体有较好的消毒效果;②空气中的尘埃能吸收大量的紫外线;③消毒时间长,照射 3 小时方可杀灭 80%~90%的病原体;④紫外线灯使用寿命短,一般为两个月; ⑤紫外线对人体有很大的损害;⑥消毒过程难以控制。二是喷雾消毒。它的不足之处:①雾滴太大,易将头面及衣服淋湿;②喷孔越来越大,致雾滴越来越大;③存在大量消毒死角;④喷雾头极易堵塞;⑤消毒过程难以控制。三是淋浴消毒。其不足之处:①洗澡时间长,费水费电;②冬天寒冷,洗澡不方便;③工人每天洗澡多次,烦;③难以监控。当前较理想的消毒方法当为全自动超声波雾化消毒。 它的优点表现在:①效果好。 立体消毒,凡是空气能到的地方(包括上呼吸道)均能有效消毒;②消毒成本低。采用雾化技术,消毒剂用量极低 ;③消毒快 ,两分钟左右即可; ④消毒全过程自动控制,消除所有人为因素。
1.4 转变态度,真正把猪当人待
1.4.1 把母猪当老婆, 确保种猪健康
使用高档种猪料,使用优质玉米,过风过筛,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禁用杂粕,使用有机微量元素。
1.4.2 把仔猪当儿女
第一, 要消除应激, 确保仔猪健康。 断奶仔猪的核心问题是应激:离开了妈妈和紧张; 由主要以母乳为主变为吃饲料;失去了母源抗体的保护;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以前喝热奶,现在喝冷水,以前睡热炕,现在睡冷地板。
第二,应给仔猪喝温水。猪是恒温动物, 最适合的水温是猪的体温, 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猪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断奶后喝冷水冷应激,免疫力下降,小猪特别容易生病冷水刺激胃肠,引起腹泻,严重者致大量死亡冷水口感差致饮水量不足,从而影响采食量,直接影响生长速度,用饲料提供的生物能把冷水加热到体温(40℃左右),料肉比升高。 给仔猪喝温水带来的显著效果:①精神好,很少生病,成活率显著提高;②日增重明显提高;③料肉比显著降低。
第三,给仔猪保好温。猪是恒温动物,只有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才能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达到多成活、快生长、多增重、少耗料、增产增效的目的。
初生仔猪的适宜温度是:1~5日龄,30℃ ~32℃ ;6 ~10 日 龄 ,28℃ ~30℃ ;15 ~30日龄,22~25℃。传统保温方式是红外线灯泡。
它的不足之处表现在: ①能量转化率低。相当一部分能量转化为根本不需要的光能;②受热不均匀;③温度不可控;④腹部易受凉。保温应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满足仔猪不同日龄段对温度的不同要求;②恒定温度;③二次加温。仔猪断奶前先将保育舍的温度(地板温度及空气温度)升至不低于产房的温度,然后再缓慢下降。
目前较为理想的保温措施是采用全自动恒温地暖系统。 其优点:①根据仔猪日龄自动调整保温箱温度;②实现自动恒温,避免温度时高时低对仔猪的影响; ③使用寿命长;④节省能源,两年左右节省的电费和省下的红外灯钱即可收回设备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