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方农村报》记者在广东省化州市了解到,当地兽医体制改革后,政府财政负担没减轻,防疫工作效率未提高,兽医站职能定位仍不明确——化州兽医体制改革的目标,越来越像个谜。
我国兽医管理体制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随着2009年10月28日中国兽医协会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在国家层面上,初步建立起来了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相结合的兽医管理体制。有一种说法,认为当代兽医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官方兽医制度,其实官方兽医制度只是我国兽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是一个顶层设计,但是毕竟是100万兽医的很小一部分,在我国,占比重较大的是执业兽医和企业生产兽医以及乡村兽医,尤其是企业生产兽医以及乡村兽医,他们的组织和管理才是更加困难的。
在实践中,我们看到国际通行的单一的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相结合的兽医管理体制并不能解决我们的所有问题,而建立官方兽医、执业兽医、企业生产兽医及乡村兽医“四位一体”的兽医管理模式,是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选项。提出“四位一体”的兽医管理模式,这个“四位一体”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防、检、治、监,而是以人为本的兽医管理模式,是官方兽医、执业兽医、企业生产兽医及乡村兽医的“四位一体”,应各负其责,“四位一体”。这一兽医管理体制是不超前、不落后的。兽医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执法与服务的分离,不可逆转。督和重大动物疫病的扑灭属于政府行为,技术服务与推广工作、临床诊疗服务等则应在政府的统一管理下交由专门的行业组织管理,从而形成官方兽医和职业兽医两支骨干队伍,政府管理官方兽医,各个协会分别管理执业兽医、企业生产兽医及乡村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