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安辉 山东大学
1 对幼龄犊牛的应用效果
促进瘤胃的发育:促进幼龄犊牛瘤胃发育对幼犊迅速适应固体食物十分重要。幼龄犊牛瘤胃的发育依赖于与纤维性日粮的接触和挥发性酸(VFA)的刺激 ,而后者的产生则需要细菌和底物。 在瘤胃发育过程中,细菌和底物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因此人们对微生物添加剂的潜在影响十分感兴趣。开食料(断奶前)中使用微生态制剂可以改变幼龄犊牛的瘤胃功能。 给黑白花犊牛饲喂含有嗜酸乳酸杆菌的微生态制剂30天后,其反刍时间比对照组长;调节瘤胃的PH 值 ,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犊牛刚出生时,消化道处于无菌状态,胃肠道PH 值接近中性,在此环境申微生物繁十分迅速。
然而,中性条件同样有利于肠道病原菌的生长。反刍动物肠道内一旦建立了产生乳酸的微生物种群,就可以抑制病原菌在肠道内定植。
由于乳酸菌较致病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李氏菌属等) 更耐受酸性条件, 所以可在较低 PH 下存活繁殖,抑制病菌。
2. 对成年奶牛的作用
能使生长牛的生长速度平均提高7%~8%;改善饲料效率 10%左右;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瘤胃内蛋白质的降解, 使氨的产量增加;降低奶牛热应激期间的体温;防止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提高产奶量,提高乳品质。
3 目前益生菌制剂存在的问题
3. 1 菌种:
目前国内益生菌制剂的生产菌种多数为双菌种(芽孢杆菌 、 乳酸菌 ), 也有单菌种、三菌种的,甚至还有四菌种的,问题是绝大多数厂家生产菌种来源不清楚,甚至长期不进行选育复壮,菌种优良性状很难保证。
3. 2 产品质量
益生菌制剂的产品质量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有益菌逐步死亡。 有益菌在保质期内到底含多少菌数为宜?
目前国内往往陷入一种误区,认为含量越多越好。 根据我们的经验每克含 15 亿活菌比较合适。另外,在益生菌制剂中也含有一定量的死菌体和其代谢产物, 这些也影响着益生菌制剂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