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东瑞股份、神农集团、德康农牧在2020年-2023年相继登陆资本市场,国内现存生猪养殖上市企业超过了20家。以牧原、温氏为代表的企业,从资本对养猪业的狂热追捧到理性发展期,市值依旧保持在千亿以上。
牧原、温氏、通威市值保持千亿
2024年养猪业将现2家市值、营收双千亿巨头
拥有千亿市值的公司在每个行业领域都是响当当的龙头公司。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截至2023年底,境内股票市场共有上市企业5346家,其中市值规模超千亿的公司仅有101家,占比不足2%。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60家畜牧类上市企业中,大多数市值位于100-300亿区间,仅牧原股份、温氏股份、通威股份3家企业市值过千亿。双汇发展以900多亿的市值排在第四,海大集团市值排名下滑至第五位。

牧原股份、温氏股份、通威股份3家农牧企业显然都符合该特征。牧原自2014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后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养猪企业,2022年生猪出栏量达到6000万头以上,其营业收入也在同年突破千亿大关。稳健发展的温氏是畜禽养殖领域的龙头企业,亦有着打造“千亿”营收的愿景,依托肉猪、肉鸡的增量,有望在2024年实现目标。
60家畜牧上市企业
两大交易所主板共计46家占77%
对于农业企业而言,上市是难上加难的事情,一则是农业靠天吃饭,业绩波动大。二来上市的通道也不多,以目前A股的五大上市板块为例,深交所创业板原则上不支持申报的第一个行业便是农林牧渔业,上交所科创板亦对企业的科创属性作出高要求,因而农业公司要想在A股上市,往往只能在主板、北交所碰碰运气。
加上2021年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合并,形成了今天农业上市公司主要在主板的局面。据新猪派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4月23日,我国畜牧上市企业(仅生猪、家禽、动保、饲料领域)共计60家,其中有46家分布在深交所、上交所主板,占到总数量的77%。自德康农牧在2023年登陆资本市场后,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增至3家。上交所科创板公司数量最少,仅申联生物、科前生物2家。


扎实做好经营比追逐行情更为重要
以A股上市猪企为对象进行分析,大多数企业在2019年-2021年期间迎来了市值的最高点,牧原市值一度涨至4770.59亿元,这段时间得益于史诗级的行情,是养猪企业的黄金发展时期,站在风口上猪真的飞了起来。而后市值普遍下跌,截至2024年3月末,24家上市猪企中,有20家企业的市值较最高峰下降幅度超40%,曾经养猪业的4家千亿市值企业减少至如今的2家。

市值是衡量一家上市企业整体价值的重要指标。经营业绩较好、质地优良的公司,犹如高楼大厦依托牢固的“框架和地基”屹立不倒,容易在资本市场兑现价值,这也是牧原、温氏这类企业的市值在行业排名上游的原因。相反地,平庸的上市公司虽然在行业的牛市到来之时,市值得到了高溢价,但很难长久维持。因而于养猪企业而言,可以期待好行情,但或许沉下来修炼内功,扎实做好经营,也许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