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建成后将存栏蛋鸭90万羽,育雏育成30万羽,预计年产鸭蛋2亿枚、蛋鸭70万羽、有机肥5万吨,将成为全国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蛋鸭养殖综合体。

用机器人养鸡
在中国福建省光阳蛋业蛋鸡养殖场,一款外观“呆萌”的机器人正沿着预定轨道,对每一排鸡笼里的母鸡进行可视化巡检,后台的蛋禽养殖数字化平台上,显示着鸡舍温度、湿度、光照、病死鸡分布点等数据。
“这是全球首个商用蛋鸡养殖机器人,名为‘木鸡郎’,在它的帮助下,一名饲养员可管理15万只鸡,降低人工成本50%以上,轻松实现数字智能化养鸡。”福建光阳蛋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让余劼刮目相看的是,现在这名“监工”不仅能找死鸡,还能揪出“不干活”的弱鸡和绝产鸡。目前“木鸡郎4”每年可找出鸡群中3%的弱鸡、绝产鸡。
一栋10万羽鸡的鸡舍,一年可因此节约10万斤粮食,17万元的成本。
用机器人养鸡,一直是余劼的梦想。1989年,从福州大学轻工发酵工程专业毕业的余劼进入了国企福州冷冻厂工作。但不甘墨守成规的他很快就放弃了“铁饭碗”,于1995年回到福清创办了光阳蛋业,以加工销售禽蛋制品为主,开始了在蛋品行业数十年披星戴月的辛勤耕耘。
数字技术还让余劼更懂鸡的“心事”。他说,巡逻机器人会记录下所有张嘴的鸡,以及各个点位的环境数据。对比图表,饲养员就能发现,部分鸡张嘴“抗议”,是因为温度过高或气味不好。
“这样就能提醒我们,及时改善鸡舍环境,让每只鸡享有公平待遇。”余劼打趣说。
在余劼看来,数字化转型与养鸡有着相似的逻辑,“养鸡要投入饲料,才能下蛋长肉,数字潜力挖得越深,效益才会越高。”用机器人养鸡,一直是余劼的梦想。1989年,从福州大学轻工发酵工程专业毕业的余劼进入了国企福州冷冻厂工作。但不甘墨守成规的他很快就放弃了“铁饭碗”,于1995年回到福清创办了光阳蛋业,以加工销售禽蛋制品为主,开始了在蛋品行业数十年披星戴月的辛勤耕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