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猪价现价—完成成本=盈利这一公式来简单推算上市猪企当前的盈利情况,会发现牧原、温氏、新希望、中粮家佳康、天邦、大北农、正邦、天康生物7月份商品猪售价均超过21元/公斤,而它们当中育肥成本最高也不超过20元/公斤。
也就是说,上述龙头的养猪业务已经迎来扭亏转盈的重要转折点。
其中,牧原商品猪售价比成本高5.8元/公斤,按照一头猪出栏重110公斤计算,它7月出栏459万头,代表着公司上月或实现养猪盈利超29亿元。
上市猪企几乎代表国内最先进的养殖力量,而上述的TOP8企业更是规模猪企中的明星企业。它们的业绩风向不仅是全行业的市场缩影,更在深层次意义上表露出业内对求职者的喜好程度。
更直白地来说,就是从上市龙头跳槽出来的人更易受地方中小企业青睐,受青睐的具体表现包括,更易跳槽成功,跳槽后不易职级下降,甚至成功升职加薪。
近年来,牧原的崛起和飞速成长,便引得不少企业在招聘时倾向从牧原出来的候选者。反之,倘若公司没落,大量职工涌入求职市场,对应的,招聘企业人力也会下降对该公司出来的人的简历评级。
在这时,你可能远比任何时候都会感受到原公司以及原公司的经营业绩于你、于你的求职,有什么关系!
不同职级,所受影响不一。一线向来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所受影响较小,职级越高所受影响越大。其中,场长跳槽一般具有较高不透明度。
之前,业内屡次传出百万年薪场长的传闻。这确有其事,笔者获悉,某上市猪企场长年薪曾高达150w,其中超100w为股票收入,这也是头部猪企常对外宣称的股票激励计划。股票解禁恰迎2020年前后股票高涨,自然收割百万红利,但现在时过境迁。
分场长/线长/主管及以下岗位的员工主要是靠技能混迹养殖场,于他们而言,在什么企业哪里的猪场工作其实差别不大,所以一旦原单位发生较大变动,他们会更主动离职或跳槽。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场长的职业境遇。
他们的收入计算方式一般按年薪计算,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年底奖金;而部分龙头旗下的场长之所以屡次被传高薪,更是因为这类场长收入构成中可能有一半是股票收益预测。
发展到这一步的场长几乎和企业利益有了较为深度的绑定,一来较难滋生离开的念头,二来管理工作逐渐成为工作重心。通俗来说就是,从业务能手变成社交能手。
为什么集团场降成本这么难,降本增效喊了一年多还在讨论亏损比惨,不失是因为管理工作中的人际处理和“损耗”。
正所谓“成也集团场,愁也集团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