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2017年我国生猪产业发展情况之宏观政策

发布时间:2018-02-09 09:59    作者:.    来源:    查看:
    1、宏观政策

    2017年环保政策调整波及整个生猪产业链。首先,环保政策调整加剧了兽药与饲料产品的价格波动。从2017年7月起,原料药价格开始上涨,在10—11月达到高峰,部分产品价格单月上涨100%,甚至出现断货致有价无市,兽药企业表示终端产品平均涨价30%;海南、福建、四川、山东等省的大批饲料厂被迫停产整改,维生素、氯化胆碱、进口鱼粉、玉米、豆粕等原料价格的上涨带动预混料、全价料全面涨价,饲料企业9月、11月、12月陆续公布上调猪料价格,掀起了饲料涨价潮。

    其次,环保政策促进全国生猪产能调减。2015年全国10个省份划定禁养区,约有300万养猪户退出,全国养猪户减少到4656万户,减少2000万头生猪存栏;2016年超过20省划定了生猪禁养区,全国养猪户减少到4261万户,减少生猪存栏3600万头,其中南方水网地区减少1600万头。而根据《“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7年底成为畜禽禁限养清理的最后期限。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7年前3季度南方水网密集区生猪存栏调减2300万头。据博亚和讯预计,2015—2017年全国累计调减生猪产能约4000万头,其中部分产能转移至异地生产,另有部分新增产能(图1)。
    再次,《环境保护税法》实施促进了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环境保护税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规模养殖企业须建设与养殖规模相配套的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并确保正常运行,以获得税收减免政策的支持。按照规定,达到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规模标准并且有污染物排放口的畜禽养殖场应当依法缴纳环境保护税(规模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多数省份已公布税额标准);环保税按月计算,按季申报缴纳,2018年4月1—15日将是首个征期。

    2、养殖成本与盈利水平

    2017年猪价进入下行通道,但养殖盈利仍相对较好。上半年猪价缓慢下跌,6月初触底反弹,下半年猪价震荡上行,全年跌多涨少,年均价为15.2元/kg,同比下降18.34%。全年养殖盈利同比下降,仍属较好水平。具体来看,外购养殖全年平均盈利101元/头(出栏均重为115kg),同比下降78%,其中1季度补栏仔猪成本较高,导致5—7月外购养殖出现亏损现象;自繁自养全年平均盈利315元/头(出栏均重为115kg),同比下降57%;出售仔猪全年平均盈利261元/头(出售均重为20kg),同比下降35%,种猪场出售仔猪高盈利时期已过,步入头均百元的盈利状态。

    高价仔猪致外购养殖成本难以下降,而自繁自养出栏成本优势明显。具体来看,2017年前3季度仔猪成本较高,饲料成本压力下降,特别是玉米价格低,猪粮比价长时间高于8:1,4季度仔猪出栏成本回落,外购出栏成本压力下降,外购养殖全年平均成本14.8元/kg,较2015年增长10%;自繁自养成本优势明显,全年平均成本约为12.5元/kg,较2015年下降8%(图2、3)。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