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中央三农一号文件发布后养猪业的12大猜想(三)

发布时间:2018-02-07 17:08    作者:.    来源:    查看:
    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主体,畜牧业的发展无论是对环境影响问题还是对肉蛋奶食品安全问题举足轻重,一直备受社会上下关注。为此,一号文件屡屡推出规划发展畜牧业的措施,2018年同样不遗余力地为养殖业谋篇布局。

    关键词一:生猪期货

    2017:鼓励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扩大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发展保证保险贷款产品。深入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市场建设,积极引导涉农企业利用期货、期权管理市场风险,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严厉打击农村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积极推动农村金融立法。

    2018: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和融资、并购重组,深入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市场建设,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探索“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权)”试点。

    分析:近年来,金融手段规避市场风险的操作越来越深入养猪业,2017年大商所公布瘦肉型白条猪肉价格指数以来,我国生猪在市场规模、标准化、市场化以及交割便利性等方面满足开展期货交易的可行性条件,生猪期货上市的产业基础已经基本具备。2018年2月5日,中国证监会已正式批复大商所的生猪期货立项申请。作为全球最大的畜牧品种和我国最大的农业品种,生猪期货的上市将为我国生猪养殖企业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进一步助推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这一项举措和文件指示都预示着,养猪业已经走上资本运作和金融操作规避风险的新时代。

    猜想:生猪期货规避猪周期的市场风险,在2018或将迎来爆发期。

    关键词二:土地政策

    2018: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

    分析:对于养猪业来说,土地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大问题,未来养殖用地将更为紧张,而十九大确定的“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土地流转政策有望破解这一难题。对于规模猪场来说,依靠资金和政策支持,才有望获批养殖用地。显然,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契合了规模化养殖的趋势;而对于中小猪场来说,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现状,或将维持一部分自有地的猪场继续经营,发展为适度规模猪场并被扶持为种养结合的循环经济型发展模式。 

    猜想:农村土地延续承包,为养猪用地提供生存空间。

    关键词三:精准扶贫

    2018: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

    分析:乡村振兴已是举国上下的重点战略,扶贫、脱贫成为首要任务。近年来养猪扶贫火热进行,企业要扩张,人民要脱贫当政府的扶贫需求和养猪企业的扩张计划一拍即合,如今养猪扶贫的企业自然越来越多。对有足够资金和技术的养殖户而言,可以考虑以扶贫的方式走出去。

    猜想:扶贫养猪或许仍然是走出贫穷的一条路。

    关键词四:精准补贴

    2017:完善农业补贴制度。进一步提高农业补贴政策的指向性和精准性,重点补主产区、适度规模经营、农民收入、绿色生态。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对粮棉油糖和饲草料生产全程机械化所需机具的补贴力度。

    2018: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切实发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通过财政担保费率补助和以奖代补等,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力度。

    分析:继2017年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实行精准补贴取得阶段成效后后。很明显,2018年生猪补贴金额和数量还会继续增加,但是补贴对象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一是从普惠性向定向性转变,像几年前的能繁母猪补贴将一去不复返;二是向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上倾斜;三是向规模化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一方面加快规模化进程,同时快速扶持产业。

    猜想:精准补贴已经实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是重点扶持对象。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