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断奶应激的防控措施

发布时间:2017-12-21 17:32    作者:.    来源:    查看:
    1、营养调控

    有研究表明,营养应激对仔猪的影响在所有断奶应激中起着主导作用。所以,断奶应激的防控要非常关注营养调控。断奶后,仔猪日粮结构发生变化,由液体母乳转变为固体饲料,饲料中营养成分发生变化,比如母乳动物源性蛋白质、脂肪、糖类,变成固体饲料植物性蛋白质、脂肪、淀粉和纤维素。

    仔猪本身的消化机能不完善,加之日粮结构的变化,仔猪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效率非常低。因此,应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动物源性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减弱饲料变换导致的应激,提高仔猪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效率,减少营养性腹泻的发生。断奶后,采取逐步过渡的原则更换饲料,做到少食多餐,避免一次性采食过量,降低采食过多引起食物在胃肠道中堆积过多而导致的腹泻。

    2、心理调控

    断奶后,由于仔猪脱离了母猪的保护,加上环境和食物的变化,仔猪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为了降低断奶应激对仔猪心理的影响,可以将断奶后的仔猪在原有栏舍生活两天,然后再转到保育舍。

    在转栏过程中,要选择天气较为适宜的时间段进行,并做好科学合理的分群工作,可以根据品种、性别、体重、健康程度、采食量等进行,尽量保证保育舍条件和产房条件的一致性。同时,饲养密度要适宜,每个群体最适宜10~12头仔猪,根据外界环境条件可以做适当调整,做到不拥挤,不影响采食和饮水。为了增加保育舍的舒适度,提高断奶仔猪的福利,将断奶应激降到最低,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玩具供断奶仔猪玩耍,还可以播放一些轻缓的音乐,安抚断奶仔猪的情绪。

    3、环境调控

    相关研究表明,断奶时提高断奶仔猪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断奶应激对断奶仔猪的影响,较为适宜的温度应控制在20~22℃之间。而断奶仔猪所处环境的湿度对断奶仔猪的影响也比较大,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5%~75%之间,太过干燥容易造成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太过潮湿的环境容易造成病原菌的大量繁殖,引起断奶仔猪发病。

    因此,仔猪断奶后,应严格把控保育舍环境温度和湿度;并及时清理栏舍内的粪便;做好通风工作,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及浓度;定期消毒,降低环境中病原菌的含量,进而降低疾病发生和传播的风险。

    4、免疫调控

    机体免疫可以分为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断奶前,仔猪可以通过母乳被动地获得母源抗体的保护;断奶后,从母乳中获得的抗体逐渐降低,母源抗体保护力逐渐下降;仔猪主动免疫的建立从10日龄才开始,要到28~35日龄才能发挥功能,加之目前多数采取早期断奶,此时断奶仔猪自身的免疫器官发育不完善,免疫系统不健全,极易受到病原菌的侵染。

    所以,在仔猪出生前,就应该加强母猪的饲养与管理,做好日常保健,提高母猪的健康度,进而提高母乳的质与量,以便仔猪出生后可以获得足够的奶水,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保护,间接延长母源抗体的保护时间。同时,在断奶前,应该尽早做好仔猪的教槽工作,做好仔猪的保健,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完善,健全免疫系统的功能。

    根据场内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免疫程序,定期对猪群进行免疫监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免疫种类和免疫时间,以保证仔猪始终处于抗体保护中。断奶前后7d,可以在仔猪日粮和饮水中添加抗应激营养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硒、益生菌、中草药及其提取物等。维生素C可以有效杀灭病原菌,增强中性粒细胞的功能,降低断奶应激。

    维生素E和相关中草药及其提取物,可以起到抗氧化作用,消除自由基,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增强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机体抗病力。益生菌可以调节胃肠道菌群数量和比例,产生有机酸或抑制病原菌的产生,进而降低病原菌的数量和危害,降低断奶应激,提高仔猪健康度和抵抗力。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