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是指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导致机体暂时或者永久性免疫机能障碍,即机体对抗原物质刺激的反应减小或者消失,使动物对疾病的敏感性提高。近年来养猪业临床疾病越来越复杂,防控难度越来越大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免疫抑制,造成猪体免疫抑制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猪喘气病
猪喘气病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一直被认为是对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最常发生、流行最广、最难净化的重要疫病之一。肺炎支原体侵入机体后,首先引起支气管、细支气管的纤毛上皮细胞发生病变或死亡,导致纤毛萎缩或脱落,丧失呼吸道纤毛机械过滤空气、消除病原体的能力。猪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后,肺泡巨噬细胞活动受抑制,对病原体的吞噬和清除能力下降。猪体一旦感染肺炎支原体,则继发感染几乎不可避免。
PRRSV、PCV2等的感染可以导致猪体的免疫抑制,继发其他病原的感染,给养殖场带来更大的损失,因此,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饲养环境、做好疫病的防控工作。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俗称“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重要的经济性疾病。PRRSV因其具有特殊的抗体依赖增强作用,以及免疫抑制和免疫逃逸,因此蓝耳病一直是困扰我国养猪业的重大疾病。PRRSV的主要靶细胞是单核细胞、肺泡巨噬细胞,病毒进入细胞后在细胞内大量增殖,破坏细胞结构、改变细胞功能,最终导致巨噬细胞凋亡或者坏死,感染猪免疫力降低,引发免疫抑制。
猪圆环病毒感染
猪圆环病毒感染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一种多系统功能障碍性的传染病。主要特征为体质下降、消瘦、黄疸、生长发育不良、腹泻、呼吸困难、母猪繁殖障碍、内脏器官及皮肤病理变化,特别是肾、脾及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和坏死,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猪圆环病毒广泛存在于感染猪鼻黏膜、支气管、肺脏、扁桃体、肾脏、胸腺、脾脏、小肠及各淋巴组织中,其中肺脏及淋巴结中检出率较高。PCV2侵入机体后,循环B细胞和T细胞及淋巴器官中的B、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淋巴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外周血和淋巴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数量增多,导致机体免疫抑制。
猪瘟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或者慢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病急、高稽留热和细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全身广泛性小出血点,脾梗死,是对养猪业危害最大、最危险的传染病之一。猪瘟病毒主要在扁桃体内复制,然后进入淋巴结,之后到达骨髓、脾、内脏淋巴结等部位增殖,导致感染猪严重的病毒血症。猪瘟病毒损害造血系统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引起血液中白细胞减少,单核吞噬细胞肿胀、变性,逐渐消失,淋巴样细胞坏死,免疫应答发生能力减弱,机体吞噬能力降低,引起其他病原的继发感染。
伪狂犬病
伪狂犬病(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宿主范围广泛,可感染猪、牛、羊和野生动物等,仔猪最易感,表现出典型中枢神经症状,死亡率可达100%,对养殖业构成严重威胁。许多国家制定了伪狂犬根除计划。但自2011年开始PRV新毒株流行,传统活疫苗不能提供完全保护。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PRV有极强的免疫逃逸能力,且免疫逃逸策略复杂多样,既抑制多种关键免疫分子,又可参与多个逃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