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珠江水产所专家卢迈新:罗非鱼的品牌意识已醒,工厂化育苗将成主流

发布时间:2017-12-05 17:10    作者:.    来源:    查看: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专家卢迈新近日在现代渔业产业发展专家论坛上指出,随着罗非鱼产业进入发展波动期,在供给侧改革的国家政策要求下,借助分子辅助育种技术进行罗非鱼抗病、抗逆、提高出肉率、提高雄性率的选育成为罗非鱼种业发展的新趋势;另外,罗非鱼的品牌意识已被唤醒,开发可区分各罗非鱼苗种品牌的分子标记成为可能。

    据介绍,世界上主要养殖的三类鱼中,就有罗非鱼。2012年全球共有118个国家和地区生产罗非鱼,总产量为521.75万吨,其中养殖产量450.70万吨,捕捞产量71.05万吨。在世界前十位罗非鱼养殖国家中,中国位居榜首,目前中国有29个省市养殖生产罗非鱼,主产区是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和云南,罗非鱼养殖产量分别为70.0、35.5、28.6、12.7、12.3万吨,占全国罗非鱼养殖总产量的42.2%、21.4%、17.3%、7.7%、7.4%。

    卢迈新表示,罗非鱼作为我国最大宗的出口淡水养殖品种,一直拥有着相对完善的种业体系。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人工育苗技术的完善,规模化罗非鱼苗种繁殖场的大量建设,我国罗非鱼苗种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和海南省是我国苗种生产和销售大省,2010~2015年我国罗非鱼苗种产量为200~250亿尾。

    然而,受限于薄弱的罗非鱼种质资源引进和保种工作,我国仍然面临着罗非鱼品种种质混杂和退化的问题,并且该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乃至世界罗非鱼养殖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以广东粤西为例,粤西地区每年需要罗非鱼良种约10亿尾,真正能生产雄性率达到95%以上的不到5亿尾,能生产雄性率达到95%以上的罗非鱼良种场不到3家,年制种量仅为2亿多尾,良种覆盖率还不到50%。另外,随着2014年罗非鱼行业的标杆企业之一——吉诺玛罗非鱼苗企退出市场,罗非鱼的种苗需求更加紧缺。

    卢迈新指出,“由于种业商业化低,缺乏品牌意识,市场大量充斥冒牌苗、山寨苗;随着近几年罗非鱼产业低迷的行情影响,不少苗种企业减少了亲本的保有量,同时降低了苗种培育标准。”

    谈到未来罗非鱼种业的发展趋势,卢迈新表示,品种方面,罗非鱼高雄性率、抗逆品种将受到重视;杂交育种技术仍然是未来罗非鱼育种的主要方法;工厂化育苗将成为罗非鱼苗种生产的主要趋势。“罗非鱼的品牌意识已被唤醒,随着现代生物学技术和育种技术的飞速发展,开发可区分各罗非鱼苗种品牌的分子标记成为可能。”卢迈新说。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