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羊脑多头蚴病 寄生脑部人畜共患病

发布时间:2011-06-27 06:00    作者:yizhiinfo    来源:畜牧人才网    查看:

    绵羊脑多头蚴病是由寄生在犬、狼、狐等动物小肠内的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绵羊等有蹄类脑内所引起的重要寄生虫。本病对羔羊的危害十分严重。多头蚴除了寄生羊的大脑外,有时还可以寄生于延脑和脊髓内,人也能偶有感染。因此,本病也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公共卫生学上很重要。

  多头蚴病为全球性分布,欧、亚、美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绵羊的多头蚴病均较普遍。我国绵羊多头蚴病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在牧区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养犬及牧羊犬,人们在剖杀羊只时,常将羊头有意无意地喂犬,造成了犬感染多头绦虫的机会。犬又尾随羊群放牧,粪便到处散步、如果犬囊患有多头绦虫时,粪便污染了饲草、饲料及饮水,造成多头蚴病的流行。多头绦虫在犬的小肠内可生存数年之久,因此,一年四季羊均有感染的可能。

  寄生于羊大脑内的多头蚴呈囊泡状的含有透明液体的包囊。囊体的大小有黄豆、豌豆乃到鸡蛋大,囊壁有2层膜组成,外膜为角质膜层,内膜为生发层。生发层上有许多原头蚴,原头蚴直径为2~3 mm、数目有100~250个。

  寄生于犬终宿主小肠内的多头绦虫,体长40~80 cm,由200~250个节虫组成。头节上有4个吸盘,顶突上有22~32个角质小钩,分2圈排倒。成熟节虫呈正方形,每个节片内含有睾丸与卵巢,孕节长8~10 mm,宽3~4 mm,孕节内子宫充满了虫卵。虫卵为圆形、卵内含有六钩蚴,卵的直径为20~37μm。

  羊脑多头蚴病感染症状

  感染初期由于幼虫移行可引起羊脑和脑膜的急性炎症,病羊常表现离群,目光无神,减食,行动迟缓,运动和姿势异常。其症状表现还取决于虫体的寄生部位和大小:虫体如寄生于某一侧脑半球表面,病羊将头倾向患侧,并向患侧作圆圈运动,个别出现癫痫发作,而对侧的眼常失明;虫体寄生在脑的前部(额叶)时,病羊头部低垂,抵于胸前,步行时高抬前支或向前方猛冲,遇到障碍物时倒地或静立不动;虫体在小脑寄生时,病羊表现感觉过敏,容易惊恐,行走时出现急促步样或蹒跚步态,以后逐渐严重而衰竭卧地,视觉障碍,磨牙,流涎,痉挛;虫体在腰部脊髓寄生时,引起渐进性后躯麻痹,病羊不吃不喝,离群,最后高度消瘦;当虫体在脑表面寄生时,颅骨萎缩甚至穿孔,触诊时容易发现,压迫患部有疼痛感。

  羊脑多头蚴病感染诊断

  主要根据病羊异常运动、视力障碍和局部变化进行诊断。患畜因表现出一系列特异神经症状,故容易确诊。但应注意与莫尼茨绦虫、羊鼻蝇蛆病以及其他脑部疾患所表现的神经症状相区别,这些病一般不会有头骨变薄、变软和皮肤隆起的现象。

  羊脑多头蚴病预防

对多头蚴病的预防,主要是不使羊吃到被犬等粪便污染的牧草,饲料和饮水,但这又必须不使犬等吃到病死羊的脑及脊髓而感染上多头绦虫。为此必须对犬进行驱虫,同时要杜绝用羊头喂犬。对多头蚴病的治疗,以往传统方法用园锯术摘出虫体。近年来应用药物治疗取得很好效果,用药品:吡喹酮羊每斤体重10~30 mg,把药粉与液体石蜡按1∶9的比例混合,作深部肌肉注射,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