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甘肃“逐水草放牧”畜牧方式成历史

发布时间:2011-06-25 06:00    作者:yizhiinfo    来源:畜牧人才网    查看:

    健康可持续发展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国家也在大力提倡集约型可持续发展策略。甘肃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日前召开的甘肃天然优质畜产品与生产体系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记者获悉,甘肃省调整优化畜牧业经济结构,改变传统的“逐水草放牧”方式,逐步走上了农区秸秆利用型的发展路子,初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为了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2008年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启动了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出台了《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发展扶持办法》,累计整合筹措6亿多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牛羊产业大县科学发展。全省形成了以陇东、河西及甘南牧区为主的肉牛生产基地,年出栏肉牛100万头;以河西、中部、南部为主的肉羊产业带,年出栏肉羊近900万只;以兰州、酒泉、临夏、张掖为主的奶牛基地,年存栏奶牛12万头。

  甘肃省按照农牧优势互补、资源高效利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优化草食畜牧业。目前,全省牧区、半农半牧区草原承包面积达1.8亿亩。全省1800万亩人工种草和100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年产秸秆饲草、糠麸2000多万吨。同时,还在牧区优化畜群结构,良种繁育,产羔产犊;在农区扩大养殖规模,规模育肥,加快出栏;在农区、农牧交错区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1100个、养殖场2426个,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目前,全省农区牛羊肉产量占全省总量的85%以上,牛奶产量占全省总量的77%,畜牧业迈入持续稳定的良性发展之路。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