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人士预测,未来5年动物保健品年增长率预计为5%,由于宠物与水产市场的驱动,生物制品年均增长率可达6%,兽用化学药品可达5%,而饲用抗生素市场将以年均2.5%的速度萎缩,愈来愈多的企业开始把经营重心转向伴侣动物和水产业。国内市场受畜产品供给和市场价格因素影响,各类兽药市场均有一定上升的空间,兽药行业的整体形势将会逐步好转,但兽药生产企业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归根结底,企业间的竞争会成为企业科技进步和产品研发方面的竞争。
政策环境将利于兽药研发
国家对产品开发和兽药创新工作的支持和行业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强,政策环境将越来越利于兽药研发和创新。营造创新环境,重视培育和支持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提高其创新意识,营造创新环境,比新兽药研发本身更为重要。
体制创新:新兽药研发是整个兽药产业链中的一环,因此国家不但要继续加大兽药企业优化组合的力度,还要发展壮大一批大型兽药集团企业,减少重复投入和恶性竞争。
服务企业:有关部门应对企业提供服务支持,包括技术服务、资金服务、咨询服务等,降低新兽药开发风险和成本。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政府应当加大对科研院所基础研究和基础设施的投入,为新兽药开发奠定基础。保护研发企业的合法权益 确保研发型兽药生产企业获取合理的利润,激发企业创新的原动力和产品创新资金,将有利于兽药研发工作的发展。
生产企业将成为兽药研发的主体
生产企业将逐步成为新兽药研发的主体,产学研联合将成为新兽药研发的主要方式,但企业要转变创新观念,结合自身特点,分步实施,量力而行。
明确新兽药研发思路:一种是创新兽药,也就是自主创新;另一种是模仿性创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兽药,是我国从兽药大国走向兽药强国的必由之路,而现阶段,仿创结合,由模仿性创新走向自主创新是国内企业较好的选择。
兽药研发创新应依据企业自身技术和资金实力,注重技术、经验的积累,量力而行,不能一哄而起或急功近利,要将自己的特色结合已有的优势,体现差异性,目前开发出的创新兽药并不多,所以,在企业原有品种的基础上,做好二次开发(包括工艺改进)是一条捷径。
要注重发展兽药新剂型
新型兽药制剂研发风险最小,前景广阔,也是开发新兽药的另一途径,制剂创新有很广阔的前景,市场容量大,且开发周期短,投资额相对小,成功率也高,如果专利保护到位,照样可以从中获得很丰厚的回报。例如,印度在新型制剂技术平台上已经抢得先机,经过多年努力,给其制剂产品和相关技术出口带来了很好的效益和市场份额。
注重新兽药研发的临床研究
新兽药的效果必须经过严格的临床实验来证实,要重视临床设计、观察、统计、总结的规范,做好新兽药最佳适应症和最佳疗程、效量的确定工作,同时要积极开展现有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重视兽药物上市后的临床试验和回顾性临床调查,使兽药的更多潜力能得到发挥。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要加强宠物和水产用药的开发,大力开发中草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