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绿色健康新常态 提质增效促发展——第八届全国牛病防制及产业发展大会在通辽召开(1)

发布时间:2017-07-19 16:45    作者:.    来源:荷斯坦杂志    查看:

    2017年是我国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改革创新的关键之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提出“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史上最严《新环保法》推进力度加大,《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等五《办法》相继出台;牛产品国内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美国等牛业发达国家产品纷至沓来。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牛业如何增效提质,是广大牛业同行们必须思考和亟需破解的难题。

    7月18日,国家现代农业(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疾病控制功能研究室和华中农业大学主办的第八届全国牛病防制及产业发展大会在通辽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现代农业(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通辽综合试验站、国家现代农业(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乌拉盖综合试验站、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自治区肉牛疾病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农牧林业科技局承办,金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还得到了中农威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悦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华威特(江苏)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勃林格殷格翰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有通辽兽医局局长于高成、内蒙民族大学副校长修长百、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疾病控制功能研究室主任郭爱珍、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所长殷宏、金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魏学峰、通辽综合试验站站长韩明山、乌拉盖综合试验站站长王英杰;特邀报告专家有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育种研究室主任李俊雅、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环境控制研究室主任刘继军、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何洪彬教授、中国台湾中兴大学教授徐庆霖、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张嘉保教授、宁夏大学教授吴心华;以及广大领域专家、产业同仁近200人。大会开幕式由内蒙古民族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马德慧教授主持。

    领导致辞

    牛产业发展大会的召开必将促进通辽市的牛病防治及牛产业发展

    通辽市是享誉国际、国内的黄牛之乡,2016年牛存栏326.6万头,上世纪50年代通辽开展了草原黄牛品种改良工作,至今为止取得显著成绩,我市牛产业蓬勃发展,活牛供养任务逐年增加,活牛及牛产品已走向全国市场,国内大型活动均采用通辽品牌牛肉产品,优质的牛肉得到了消费者的信赖和赞誉。
    
    在牛病防治方面,通过全市兽医工作者长期以来努力工作,消灭了牛瘟、牛肺疫,有效控制了牛口蹄疫、牛布病、牛炭疽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常规的牛病发病率也打得到了大幅度下降。近年,经农业部批准包括通辽在内的内蒙古东部划入了大东北动物口蹄疫无病疫区的范围,将在2020年达到免疫或不免疫动物口蹄疫无疫区标准,通辽市政府正在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方案,将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好质量工作。牛病的控制将在通辽有一定的发展,此次会议在我市的召开,必将促进我市的牛病防治及牛产业发展,使我市的工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内蒙古民族大学在实现牛业科技成果向技术产业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内蒙古民族大学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院校,自治区重点高校,也是国家“十三五”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支持高校。通辽市的牛业在政府的高度重视、扶持以及龙头企业积极带动和农民的广泛参与下发展快、规模大、产业化程度高。我校也积极发挥人才、科研优势,与科尔沁牛业等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建立校企科技和产业发展的联动机制、实现科技成果向技术生产力的转化与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第八届全国牛病防治及产业发展大会在我市召开,各位专家学者就牛病防治及产业发展研究进行专题研讨,为我校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通过本次会议希望与会嘉宾对草业牛业发展深入了解

    本次会议收集了64篇学术论文,在通辽有22位专家作学术报告,对3家养牛企业进行现场交流,在乌拉盖将针对草原牛业的发展进行更深入的学术探讨;获6家疫苗、药物和诊断试剂生产企业的友情赞助。同时,还将为代表们安排交流考察活动,增加大家对全国牛业的草原牛业发展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了解。感谢各位参会代表、报告专家、支持企业、媒体朋友、主办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

    主题报告1——牛业发展形势及前景

    我国当前牛业发展形势、挑战与机遇

    根据24省调研结果,首次科学系统的估计了肉牛存栏量及其遗传背景:主导品种和主要杂交群体共存栏4284.6万头,其中地方品种(包括牦牛、水牛)750.3万头,杂交牛群体3534.3万头,杂交牛群体以西门塔尔杂交牛为主,存栏量为2788万头,占杂交牛群的79%,夏杂交牛135万头(3.8%)、安杂牛64.4万头(1.8%)、利杂交牛58万头(1.6%),其他杂交牛占14%。

    中国肉牛育种现状:育种群规模小,种牛场建设滞后;现有规模的种用母牛现有规模的种用母牛群存栏所产生后代经过初步筛选可用于采精的公牛不超过1000头,远远满足不了国内肉牛育种和黄牛改良需要;多数牛场一直处于保种状态,对种牛选择余地有限,没有真正的起到育种场的作用;种牛场的建设水平相对于庞大的肉牛产业来讲远远不足。
 
    中国未来肉牛育种展望:市场顺序有秩;生产与育种的完美结合、互相促进;有效的组织体系-协会、合作社、区域评估系统;高效数据收集体系;完备的技术体系和研发队伍;现有群体的高效利用-地方品种、杂交群体;多元化、区域主导品种的出现,包括杂交生产;育种及生产、销售的网络化;种业初步参与国际竞争。

    美国牛肉进口对中国肉牛产业的影响

    我国肉牛产业现状:

    1)肉牛养殖规模较小,1400万个养殖单位中96%的养殖户拥有的牛只数量少于10头,只有12000户左右的养殖户超过100头牛,规模化不足导致养殖成本较高。2)肉牛养殖成本高,中国没有丰富的天然草场,人工成本和饲料成本直接导致牛肉的价格居高不下。3)安全管理、过程管理、效率管理上与国外发达国家都存在较大差距。

    美国牛肉进入中国市场的原因:

    1)2017年美国牛肉产量将大幅增长5%至1200万吨的水平,达到近9年来的高点,但牛肉价格却下降至历史低点附近。2)据美国农业部预测,2017年中国牛肉消费量的全球占比将达到13.42%,已超欧盟,仅次于美国。3)2016年我国牛肉消费量超过800万吨,市场规模达到3600亿元。然而2016年全国牛肉产量为717万吨,缺口巨大。

    美国牛肉进口中国主要对高端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美国牛肉的进口也为中国带来先进理念,促进中国肉牛产业成长。牛肉以安全合法的途径进入中国,减少牛肉走私,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如果管控、引导不好也会成灾难。

    养牛业发展带来环境压力与常见处理方式

    台湾养的肉牛非常少,主要是有一部分奶牛。下图是2016年中国奶牛、肉牛、役用牛和牦牛的总存栏量。颜色标注的越深,所处地理位置的牛头数规模就越大。由图可以看出,排名第一的就是中国内蒙。牛存栏总数越多,意味着牧场面对的环保压力也就越大。怎么处理养殖场污染废弃物,变废为宝,对牧场至关重要。

    畜牧产业常见的环境污染有废水、废弃物及臭味空气,其中废水污染为各界重视。养牛场的污染问题以废弃物为主,废水为辅,臭味在养牛业并不构成污染。基本上牛场的废水、废弃物以有机物为主,以适当的方式处理后回收利用,可减少环境的污染。养牛场的污染防治工作,废水部分以固液分离、厌氧发酵及好氧处理的三段式废水处理为主。中小牧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多为堆肥处理,优点主要是稳定腐败性有机物,减灭致病菌和杂草种子,保存氮、磷、钾等成分制成均匀且较干的肥料,不含毒性物质以及玻璃塑料等杂物,制作过程需合乎安全,无昆虫、鼠类及臭味。另外,辅助在牧场周边进行广植树木等绿化工作,一方面遮蔽功能能够美化环境,另外种植芳香花木以吸附牧场臭味。

    下接:绿色健康新常态 提质增效促发展——第八届全国牛病防制及产业发展大会在通辽召开(2)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