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畜牧兽医技术 > 正文

大丰麋鹿种群复壮制约因素和发展策略探讨(1)

发布时间:2017-06-13 17:07    作者:.    来源:    查看:
    摘要:麋鹿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江苏大丰引进麋鹿种群在壮大和发展的30年中,在黄海之滨建立了首个麋鹿野生种群。由于圈养麋鹿种群密度过大,引起生境恶化、食源短缺、寄生虫寄生和疾病传染等制约大丰麋鹿发展的问题。笔者从有效降低麋鹿密度的角度出发,建议采取麋鹿栖息地生境恢复与改造、确保饮用水清洁安全、增加自然食物、采取人工补饲、防治寄生虫及其它疾病、实施血统交换等措施,以保证大丰麋鹿种群质量和增加遗传基因的多样性,进而为麋鹿群的健康繁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由于人类活动频繁和广泛,狩猎和农业的发展,以及对野生动物的猎杀、栖息地的侵占和破坏等因素,导致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逐渐减少。距今约150年,最后1头野生麋鹿在江苏姜堰桥头镇消失。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有效措施,大丰重引进的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物种就是成功繁育的其中一例。保护区人员通过提供食物、饮水和栖息地等条件,为麋鹿的种群扩散以及回归自然等奠定了基础。

    1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状

    1.1 自然概况

    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称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苏省东部的黄海之滨,地处E120°46′44.66″~120°53′26.6″、N32°58′31.67″~33°03′27.6″范围内,总面积2666.67hm²,其中核心区1656.67hm²,缓冲区288hm²,实验区722hm²。该区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海洋和季风气候的过渡类型。冬季受大陆季风影响,多西北风,干旱少雨,低温霜冻;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多东南风,高温,雨量充沛。常年平均气温14.1℃,1月、7月平均气温分别为0.8℃和27℃。年降水量1068mm,63%的降水集中在6月-9月。该自然保护区所处地平均海拔2m,为淤涨型冲击平原淤泥质而形成。土壤为粉砂质,其pH值7.7~8.4,0cm~60cm土层含盐量0.04%~1.13%。

    该区有种子植物60科197属284种,其中2种为引进栽培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55科192属277种,中国特有植物8科13属14种,其中有麋鹿喜食和可食植物198种。从海滨向内陆,植被由盐沼植被、盐土植被、杂草—灌丛—疏木植被到撂荒植被过渡。盐沼植被有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群落、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水烛Typha angustifolia为优势种的2种沼泽植被类型群落;盐土植被有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盐城角草Salicornia europaea群落、罗布麻Apocynum lancifolium—桧柳Tamarix chinensis群落、獐毛Aclawopus titwralis群落、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拂子茅Calamagrostis epigeios群落;杂草—灌丛—疏木植被有狼尾草Pennisetumalopecuroidea—加拿大意杨 Populus canadensis群落、狼尾 Pennisetum alopecuroidea—河八王Narengaporphyrocoma—刺槐 Robinia pseudoacacia 灌草丛群落。此外,还有狐尾藻 Myriophyllum spicatum—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菹草Potamogeton为优势种的水生植物,以及半熟地和撂荒地上发育的以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es—狗尾草Setaria viridis—荩草Arthraxon lanceolatus—芒尖苔草Carex doniana—白茅为优势的植物群落。动物主要有哺乳动物麋鹿,河麂Hydropotes inermis 等12种、鸟类182种、两栖爬行类27种、鱼类150种及昆虫类499种。

    1.2 麋鹿发展及分布现状

    1986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NF)、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国家林业部合作,从英国7家动物园及公园重引进39头麋鹿(公13头母26头),放养在大丰沿海滩涂上,建立了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30年的不懈努力,大丰麋鹿群总数已增至2016年的3223头。其中,295头生存在开放式的第三核心区,为自然野生种群,均自由采食,无需人工投料;其余的2318头和610头麋鹿,分别圈围在第一、第二核心区内,呈半散养半人工饲养状态。

    2 抑制大丰麋鹿种群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大丰保护区,因麋鹿密度过高,而导致生境恶化、食源短缺、寄生虫寄生和疾病传染等问题,这些已成为抑制麋鹿种群发展的主要因素。
    
    2.1 麋鹿种群密度过高

    通过评估指出,大丰保护区自然环境中,每头麋鹿至少需要2.67hm²栖息地才能生存。该保护区现有面积2667hm²,麋鹿的最大环境容纳量为1000头。目前,大丰麋鹿群已增至3223头,每头平均实际占有0.83hm²土地,仅占理论需要量的31%,麋鹿密度过大已成为制约种群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

    在自然状况下,麋鹿密度过高,其喜食植物和可食植物的种类和生长量明显减少,食源会有危机,其正常的繁殖能力也不能充分发挥。对于高密度的动物种群,自然力常常会将种群的密度调节到环境负载量以下的低密度。因此,大丰麋鹿群若遇有特定应激因子,如连续的高温少雨、持续的阴雨或高寒高湿等极端天气,暴发寄生虫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几率将明显上升。

    2.2 栖息地退化严重

    食物、水和隐蔽物构成了野生动物生存所必需的3个基本环节,缺一不可。

    自然植被是麋鹿生命物质和能量的来源,也是联系其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纽带。麋鹿不仅会大量采食喜食植物和可食植物,且喜欢长时间在喜食植物和可食植物群落一带栖息。除自由采食外,其粗壮的四蹄也会反复践踏土壤,土壤板结严重,导致喜食和可食植物生长缓慢,生物量显著降低,存在消失的可能。在第一核心区内,麋鹿所喜食的白茅、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狗尾草、荩草、狼尾草、芒尖苔草等种类和产量减少;可食性植物(如荠菜Capsella bursa-pasloris、虎尾草 Chloris virgaia、中华补血草Limonlum sinense等)数量不多,几乎绝迹。最初为麋鹿提供隐蔽物的芦苇、水烛等水生植物,随着麋鹿数量的增加而被掘食草根,目前在围网内已经消失。第二核心区因其土壤盐分高且结构力差的原因,栖息地的退化现象比第一核心区更为严重,目前大部分已成寸草不生的光裸地。第三核心区为295头野生麋鹿种群所利用,在其相连的东侧边缘至少有10000hm²自然湿地,野生麋鹿种群可以自由栖息,不存在栖息地明显退化现象。

    随着麋鹿数量的不断增加,尤其在暴雨的季节里,粉砂质的土壤流失淤积明显,栖息地排水系统不畅,植被受渍严重,一些植物长时间浸泡在雨水里,生长受阻进而死亡。

    2.3 外寄生虫长角血蜱繁殖迅猛

    在大丰保护区,寄生于麋鹿的主要体表寄生虫有麻虻属(Chrysozona)和斑虻属(Chysops)的虻和按蚊属(Anopheles)、库蚊属(Culex)、伊蚊属(Aedes)的蚊类以及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前两者为昆虫纲,系完全变态发育,有飞行能力,常能被麋鹿驱赶和躲避;而后者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属蜘蛛纲、蜱螨目、硬蜱科、血蜱属的一个种,无翅翼,这种寄生虫对麋鹿的生存影响极大。

    随着麋鹿数量的不断增加和栖息地的变化,长角血蜱数量也在急剧上升。在长角血蜱活动的季节里,其若虫、幼虫、成虫爬至植物的茎叶上等待宿主,雉鸡、麋鹿、草兔、河麂等动物(包括人)途经时便固着在体表。长角血蜱吸食宿主血液,加之所分泌唾液的刺激,会引起宿主骚动不安、剧痒、皮炎而影响生息,动物进行性消瘦。1996年曾发生因长角血蜱大量寄生而导致29头麋鹿先后死亡的病例,实验室检查死亡麋鹿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指标仅为正常值的10%~15%,血清胆固醇、总蛋白、白蛋白仅为正常值的15%~25%。

    2.4 传染性疾病发生几率增加

    增加麋鹿身体的抵抗力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腐败梭菌(Clostridiun septicum)、O3型大肠杆菌和恶性卡他热是引起麋鹿传染病的重要诱因。

    2010年4月-5月间,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暴发了大批麋鹿猝死症,8d内共死亡麋鹿206头。根据剖检、细菌学检查、病毒学检测、毒物分析、16SrRNA测定以及小动物接种试验,确诊为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il)感染。腐败梭菌主要经消化道传染,2000年5月-6月间,大丰保护区发生了麋鹿腐败梭菌病,1周时间内34头死亡麋鹿,其中17头为1龄以内的仔鹿,仔鹿发病率高于成体鹿,而成体母鹿发病率高于成体公鹿。恶性卡他热(MCF)病毒(MCFV)一种急性热性非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性或散发性,致死率很高,国内目前还未出现麋鹿发生MCF病例。另外,魏氏杆菌病(Clostridi-um perfringens)、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osis)、口蹄疫(FMD)等传染病和由鸟类传播的各种疫病,也可能会对麋鹿的健康造成威胁。

    下接:大丰麋鹿种群复壮制约因素和发展策略探讨(2)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