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奶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时不我待,发展奶业,提升奶业,振兴奶业,是我们各级奶协的首要任务和历史的使命。京津冀论坛充分体现了三地协会服务会员,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宗旨。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奶业发展的优势的区域,它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前景,希望大家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深入地研讨、交流,加强沟通协作,共促协同发展。”这是中国奶协秘书长刘亚清在京津冀奶业协同发展北京论坛上表示的。
“中国奶业处于危险的状况,中国奶业从1991年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1991年~1999年是国内原奶短缺的阶段,2000~2007年是奶业高速增长阶段,牧场和加工企业快速发展,增长22%,2008至今中国奶业发展速度放缓,原奶产量出现过剩,进入瓶颈期,尤其2016、2017上半年,原奶15%过剩喷粉,奶价下降。奶牛存栏规模锐减,散户、小规模家庭牧场快速退出,规模化牧场比例增加,这也意味着国内高成本牛奶的增加,亏损面积进一步扩大。”这是北京奶协会长、首农集团副总常毅在京津冀奶业协同发展北京论坛上表示的。
2017年6月2日,京津冀奶业协同发展北京论坛在北京北辰洲际酒店召开。此次论坛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召开的,旨在对接三地奶业发展战略、取力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是三地奶业首次就协同发展举办高层次、大规模、多专业论坛。此次论坛由北京奶协会长、首农集团副总常毅主持。
在全国上下深入地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了一个全面实施阶段的关键时刻,京津冀奶业发展论坛的召开恰逢其时,这既是落实京津冀奶业协同发展的具体举措,也是促进三地产业深度融合的务实行动,必将对通过三地奶业协同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产生积极的作用。
京津冀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特别是奶业产业协同发展,有着非常好的基础和传统,优势互补,需求对接,是我们协同发展的坚实基础。以“创新供给、有效供给、精准供给”为目标,积极地探索奶业发展的模式。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京津冀奶业一体化的发展,有利地把京津冀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奶业发展的榜样区和示范区,为全国其他地区奶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增效提供示范作用。
北京奶协有团体会员130家,其中北京奶协会员单位三元食品投资18亿元建设的三元河北工业园正式投产,带动了周边区域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对提升河北省奶牛养殖规模水平、生态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北京市奶牛业的龙头企业也纷纷在河北、天津建设大规模养殖基地,首农畜牧实施的跨区域合作项目,已投资10亿元在河北定州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智能化牧场,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了与当地奶牛养殖以及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中博农在河北新乐投资6.7亿元打造京津冀现代奶业生态园区,带动了河北生态奶业的发展。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发起的“奶牛保姆行动”,以活动为突破口,努力探索构建京津冀奶牛产业协作体系,并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技术指导等方式提高奶牛养殖者的技术水平,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助力京津冀地区奶业的发展。
推进京津冀奶业协同发展不是一场区城间简单的“迎来送往”,而是战略规划、政策机制、产品品质、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多方面的同时推进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三地物协共同的重任担当,是由理念向行动的转化,是从愿景向现实的转变,是开创三地奶业平台对接、优势互补、创新共赢发展新局面、打造命运共同体朗美好实践。
十一五、十二五以来,天津奶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按照天津市政府建设都市型畜牧业的总体战略,稳数量,保质量,提效益,在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小区牧场化改造,加速品种改良,强化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京津冀奶业协同发展既处于重要机遇期,也处于关键时期,面对奶业出现的终端消费低迷,国际国内竞争加剧,养殖成本偏高诸多瓶颈问题,对我们奶业协会的履职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珍惜和利用好京津冀奶业协同发展这个机遇,为京津冀奶业一体化的发展贡献出我们的智慧和力量,为京津冀奶业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做出重大的贡献。
京津冀奶业协同发展论坛的最关键词就是协同,首先是地域协同,京津冀三地地域相连,唇齿相依,代表着北方养殖业的缩影,北方奶业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全国奶业的发展缩影。北京、天津、河北都建立奶源基地和乳品加工,而天津港是北方,甚至全国的奶业物资(畜牧机械、牧草、奶牛)的大部分输入途径。其次政策协同,前有国家推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后有雄安新区的计划,对奶业而言,又有农业部刚刚公布的粮改饲方案,这对奶业的发展是一个推动。同时现在又有“一带一路”良好发展契机,行业里很多企业也已经把战略眼光定到了“一带一路”的发展上,大有走出去,跨出国门,走向“一带一路”这样一个机遇和平台。最后信息协同,现在是信息时代,大家要协同发展,必须相互了解、相互促进,取长补短。比如今天的论坛,专家们都是涵盖整个产业链的顶级的专家,既有乳品研发发展方向的专家,又有产业发展的政策的政府领导,同时还有提高奶牛养殖水平的顶级专家。
奶业是京津冀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产业,发展基础良好,消费市场成熟,具备优势互补的条件,但也面临着发展的烦恼,需要协同协作,深度融合,在资本、资源、知识等方面深化合作,取长补短,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目的。
加强京津冀奶业合作是发展的内在要求,发挥奶业科技、生产加工基地,消费市场等各自优势,利用京津的资本、技术和市场资源,推动京津奶业发展向河北转移,充分开发利用河北的奶牛养殖和饲草资源,加强行业管理部门,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企业,行业协会等方面的协同协作,做好对接,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形成目标同向,措施有力,优势互补、互利共盈的奶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出席嘉宾 此次论坛出席嘉宾有中国奶协秘书长刘亚清、河北农业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挂职北京市农委副主任吴更雨、国家农业部奶业办公室副主任邓兴照、国家环保部水环境管理司农村处处长孔源、北京农村工作委员会产业发展处副处长林然、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李胜利教授、中国奶业协会乳制品工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村院奶牛创新团队专家顾佳升、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顾问北京奶牛中心研究员肖定汉、北京首都农业集团企业文化部部长付鹏、北京首都农业集团农牧部部长刘巧香、北京奶协秘书长廖晨星、天津奶协秘书长天津奶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孟庆江、河北奶协秘书长袁运生等。
此次论坛的主办单位为北京市奶业协会、天津市奶业协会、河北省奶业协会;承办单位为北京市奶业协会;战略合作伙伴为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特别支持单位分别为三元食品、上海伐利、四方力欧、山东碧海包装材料;支持单位分别为首农畜牧、东方联鸣、首农畜牧奶牛中心、国科诚泰、三元种业饲料分公司、北京立时达药业、北京亚禾营养、河北远征药业。
此次会议除了得到政府、企业的支持外,还得到首农畜牧、天津嘉立荷牧业、海河乳业、君乐宝、中鼎牧业、中地乳业、北京久兴奶牛场、康源奶牛场、天津嘉宝、天津神驰、天津惠泽牧业、天津东旭奶牛场、天津兴达奶牛场、天津和力奶牛场、天润奶牛场、天乳泉奶牛场、完达山奶牛场等乳企、牛场,以及中国农大、农科院、农学院、河北农大等大专院校的参与支持,此次出席论坛的嘉宾共计500余人。
主题报告 全面依法治国,大家应该知法懂法,明白其目的不是限制发展,是利用国家政策本来的基调,来服务保障优化发展,实现绿色发展。我们应该把握法规的要义,实现绿色发展。
首先要先明确基本概念,我们总是提到养殖场/养殖小区、污染、污染物、“禁养区”、排污、还田这些概念是否准确理解,是否有错误解读。其次要把握法规的要义,法规的精神主旨和目标指向。然后梳理畜禽养殖业环保方面有哪些基本要求,利用好法律法规的规定,才能服务于产业的发展。最后是如何实现绿色发展,这需要我们建立一个体系,粪便、秸秆等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体系让废弃物的转化利用有利可图,且需要减少粪肥、农药化肥的两份污染,并实现种养脱节、种养结合,污染治理、资源利用,产品提供、生态服务的三个转变。
资源空间有限、科技能力不足、生态目标不清、服务体系欠缺、组织能力不够是当前奶业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要通过大力地协同才能解决,所以协同发展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在三地奶协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资源协同、生态协同、科技协同、服务协同、组织协同,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为契机,以产业协调为出发点,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推动区域奶业种养加一体化为目标,优化奶业布局,发展适度规模化养殖,构建现代化奶业社会服务体系,推动奶业转型升级,打造京津冀奶业生态圈,形成目标统一,优势互补,联动创新,互利共盈,组织有效的京津冀奶业新格局。
我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奶牛养殖业的困境,京津冀三地因雄安新区、北京副中心建设,疏导非首都职能,造成土地更加稀缺、环境负荷压力大、人口密集大、牛奶需求量也较大。其次是牧场规模的思考,地域限制的前提下我们应该根据市场、政策导向,理想回归家庭牧场。另外是奶牛社会化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以及首农畜牧的探索与实践,包括种、料、病、管、粪污处理以及信息化领域等。
我们今天之所以提倡巴氏杀菌技术,着眼点似乎只是一个产品“巴氏杀菌奶”,但是着力点是在“低热伤害程度”的整个技术平台上。这是全世界的奶制品加工业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技术平台,我们不能缺失或者淡化了这个平台。如果说“弯道超越”是可以在我们这一代奶业工作者手上实现的话,那么提高全社会对奶类食物的认知,确立“防腐保鲜”和“防热伤害保活性”并重的理念,是必须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关键问题。
其次,由于我国奶业幅员辽阔,发展规划需要因地制宜,分类制定,另外,发展规划需要统筹“草养加”全产业链,涉及各种资源配置的协调。最后,奶业发展必须与城镇化发展结合,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京津冀具有良好的奶业发展优势,众多龙头企业分布在这里,首农、君乐宝、嘉立荷、伊利、蒙牛、光明、中鼎、现代牧业、中地等等,奶牛存栏达到124.8万头,其中河北100万头,天津15万头、北京9.8万头。本地品牌三元、君乐宝多年积累了良好的品牌优势,消费人口巨大,京津冀地区有1.1亿人口,经济总量7.45万亿,有经济实力和消费能力,同时京津冀也面临非常好的机遇,京津冀一体化、雄安新区都是国家大力推行的政策,尤其现在的雄安新区,回想30年前的深圳在政策引导下快速发展,雄安新区,孕育着巨大的机会。
奶业要抓住机遇,推动京津冀地区奶业科技发展,重点在育种、生态养殖、智能化牧场、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创新与转化等方面进行深耕。
论坛提出了京津冀奶业协同发展的理念和构想,规划了愿景,明确了目标,挖掘了内涵;针对“责任、创新、品质、共享”的新理念,与会领导、企业家、专家等进行了互动交流,并首次发出了“走合作共赢之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业界互联互通,搭建协同新平台。牢记习总书记重托,不忘初心、践行责任、携手创新、合作发展、共享成果,为我国奶业新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的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