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2016年中国奶业质量安全概况分析(1)

发布时间:2016-09-07 17:26    作者:.    来源:中国报告大厅    查看:
    中国奶业质量安全概要

  近年来,中国奶业以优质安全为核心目标,加快振兴与发 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大幅提高,规模牧场设施设备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奶牛饲养环境和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全面实现机械化挤奶、生鲜乳冷链储运,生鲜乳卫 生和营养指标大幅提升,政策法规和监管体系日益完善,综合生产能力和乳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一)乳品产量稳中有增

  奶业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奶类产量3870万吨,比上年增长0.7%,比2008年增长2.3%;奶类产量仅次于印度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占全球总产量4.8%。乳制品产量2782.5万吨,同比增长4.6%,较2008年增长53.7%。

  (二)乳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

  2015年,生鲜乳抽检合格率99.34%,与2014年基本持平,比2009年提高1.4个百分点。三聚氰胺等重点监控违禁添加物检测合格率连续7年保持100%。乳制品抽检合格率99.5%。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合格率96.37%,与2014年基本持平。

  (三)生鲜乳生产能力和品质同步提升

  2015年,全国荷斯坦奶牛平均单产6吨,同比增长 9.1%,比2008年增长25%。生鲜乳平均乳脂率3.69g/100g,比国家标准高出0.59g/100g;乳蛋白率3.14g/100g,比国家 标准高出0.34g/100g;菌落总数46.7万CFU/mL,比2013年下降17.9万CFU/mL,远低于国家标准200万CFU/mL。

  (四)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成效显著

  连续7年组织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和专项整治行 动,监测范围覆盖所有奶站和运输车,落实“确保婴幼儿配方乳粉奶源安全六项措施”,强化婴幼儿乳粉奶源监管,2015年抽检生鲜乳样品26048批次,清 理整顿生鲜乳收购站565个、生鲜乳运输车107辆。全年抽检乳制品9350批次,婴幼儿配方乳粉3397批次。严格进口乳制品监管,共检出不合格进口乳制品158批次193.7吨,已全部退货或销毁。

  (五)现代奶业建设稳步推进

  奶牛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化 生产机械和技术日益普及。2015年,存栏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8.3%,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比2008年提高28.8个百分点。规 模牧场100%实现机械化挤奶,70%以上配备全混合日粮(TMR)搅拌车。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达到15161个,同比增加5.4%,是2008年的7倍 多。

  (六)保障奶业质量安全任重道远

  2008年婴幼儿奶粉事件以来,我国奶业质量安全监管 力度空前加大,各项监管措施得到有力落实,生鲜乳和乳制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当前奶业生产和质量安全的水平都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但由于我国奶业生产主 体多、产业链条长,监管对象点多面广,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加强奶业质量安全监管任务十分艰巨。今后一段时期,全球乳制品生产与消费矛盾突出的状况仍将 持续,国内奶业生产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保障奶业质量安全,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共同付出不懈努力。

  中国奶业生产与消费

  (一)奶牛养殖

  1.奶类产量

  2015年,中国奶类产量3870万吨,同比增长 0.7%,比2008年增长2.3%(图1)。其中,牛奶产量3755万吨,同比增长0.8%;羊奶等其他奶类产量115万吨,同比下降1.4%。中国奶 类产量位于印度和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三位,约占全球总产量4.8%。

  2.规模养殖水平

  2015年,中国奶牛场(户)均存栏奶牛43头,同比 增加17头,增幅65.4%;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例达到48.3%,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比2008年提高28.8个百分点(图2)。与美国、加 拿大、澳大利亚等奶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100头以下奶牛存栏比重仍偏高。

  3.奶牛单产水平

  2015年,全国荷斯坦奶牛平均单产6吨,同比增加500kg,比2008年增加1.2吨。对1200多个100头以上的规模牧场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显示,奶牛平均日产27.8kg,折合年单产8.3吨(表1)。

  4.奶农组织化程度

  2015年,中国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15161个,同比增加782个,增幅为5.4%,是2008年的7倍多,奶农组织化水平逐年提升。

  5.生鲜乳价格

  2015年,中国生鲜乳价格低迷,年初价格快速下跌,年中价格低位徘徊,第四季度略有回升。据监测,10个主产省区(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宁夏、新疆。)全年平均价格3.45元/kg,同比下降14.8%。2008年以来,生鲜乳价格年均涨幅3.1%,小于牛奶零售价格年均6.9%的涨幅(图3)。

  (二)乳制品加工

  1.乳制品产量

  2015年,中国乳制品产量2782.5万吨,同比增长4.6%,比2008年增长53.7%。其中,液态奶产量2521万吨,同比增长4.7%;奶粉产量142万吨,同比下降4.5%。

  2.乳制品加工业集中度

  2015年末,中国规模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下同)638家,比2008年减少177家,销售额排名前20位的乳制品加工企业销售额为1800亿元,约占全国销售总额的54%。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103家,比2011年减少42家。

  3.乳制品价格

  2015年,中国牛奶平均零售价格为10.9元/kg,同比上涨3.4%,比2010年上涨39.4%;酸奶平均零售价格为14.1元/kg,同比上涨2.7%,比2010年上涨39.1%;婴幼儿配方乳粉平均零售价格为164.3元/kg,同比上涨1.8%,比2010年上涨29.5%。

  4.乳制品销售额和利润

  2015年,中国规模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销售总额3328.5亿元,同比增长1.7%,比2008年增长132.6%;利润总额241.7亿元,同比增长7.7%,比2008年增长499.8%。

  (三)乳制品及相关产品进出口

  1.乳制品进口

  2015年,中国进口乳制品总量178.7万吨,同比 下降7.6%,比2008年增长3.6倍;进口总额56.5亿美元,同比下降29.0%,比2008年增长3.5倍。按照干乳制品与生鲜乳1:8折算(下 同),2015年进口的乳制品折合生鲜乳约1100万吨。2015年进口数量最大的前4种乳制品分别是工业乳粉、鲜奶(“鲜奶”指灭菌乳、巴氏杀菌乳;工 业乳粉是作为原料的乳粉,可用于生产复原乳、酸奶、冰淇淋等)、乳清粉、婴幼儿配方乳粉,分别占30.6%、25.7%、24.4%和9.9%;进口额最 大的前4种乳制品是婴幼儿配方乳粉、工业乳粉、乳清粉、鲜奶,分别占43.7%、26.7%、9.3%和8.6%。

  从进口来源国看,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新西兰64.1万吨,占35.9%;美国26.7万吨,占14.9%;德国26.5万吨,占14.8%;澳大利亚12.4万吨,占6.9%;法国11.9万吨,占6.7%;其他国家共37.2万吨,占20.8%。

  2.奶牛和苜蓿进口

  2015年,中国进口奶牛12.2万头,同比下降35.8%,比2008年增长7.1倍;平均进口价格2496美元/头,同比下降13.0%,比2008年增长10%。2015年,进口苜蓿干草121万吨,同比增长36.8%,比2008年增长60.7倍;平均进口价格387.3美元/吨,同比基本持平,比2008年增长33.9%。

  3.乳制品出口

  2015年,乳制品出口总量3.3万吨,同比下降16.4%,比2008年下降72.5%;出口总额0.45亿美元,同比下降40.0%,比2008年下降85.1%。主要出口目的地是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和朝鲜。2015年出口乳制品折合生鲜乳约10万吨。

  (四)乳制品消费

  2011~2015年,中国乳制品消费量从2480.5万吨增至2957.9万吨,年均增长4.5%。2015年,我国人均乳制品折合生鲜乳消费量36kg,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据行业统计,中国液态奶消费结构中,巴氏杀菌乳占10%,超高温灭菌乳(又称常温奶、UHT奶)占40.6%;发酵乳占21.3%,调制乳占28.1%。美国、澳 大利亚等国巴氏杀菌乳占液态奶消费总量80%以上,我国仅为10%,相对偏低。

  中国乳品质量安全

  (一)奶牛养殖卫生安全

  奶牛养殖环境和卫生条件是保障生鲜乳质量安全的基本要求,涉及奶牛场选址与建设、优质饲草料供应、挤奶设施设备配套、生鲜乳储运及收购站规范等方面。近年来,“建好舍,喂好草,养好牛,产好奶”的健康养殖理念得到普及和推广。

  1.奶牛场建设

  奶牛场的选址、建设、生产应按照《畜牧法》等法律法规 规定,满足动物防疫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等条件,执行《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2015年,全国共有1.36万个奶牛存栏100头以上的规模 养殖场(户),比2008年增加了58.3%,基本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与生产。

  2.奶牛场设施装备

  2008年以来,奶牛场的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装备 和关键技术加快推广应用,质量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2015年,全国规模牧场100%实现机械化挤奶,比2008年提高了一倍;70%以上配备了全混合日粮(TMR)搅拌车,比2008年提高了40个百分点。奶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规模牧场人均饲养奶牛达到40头,比2008年增加了15头。

  3.优质饲草料供应

  苜蓿和青贮玉米是奶牛的主要粗饲料。2015年,全国 优质苜蓿(符合《苜蓿干草捆质量标准》(NY/T1170-2006)的二级及以上标准的苜蓿)种植面积300万亩,产量180万吨,比2010年增加 160.5万吨,优质苜蓿可满足150万头奶牛饲喂需求。2008年以来,我国奶牛粗饲料基本完成了从黄贮到全株玉米青贮的转变,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 对300家规模牧场调查,2015年奶牛全株玉米青贮使用率94.8%。

  4.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

  婴幼儿奶粉事件之后,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实行许可管 理,全部纳入监管。通过严格落实生鲜乳收购站发证六项规定,执行《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管理技术规范》,生鲜乳收购站的基础设施、机械设备、质量检测、操作 规范、管理制度和卫生条件显著提升。目前,全国8500个生鲜乳收购站基本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建站运转要求,6000辆运输车专用运营,生鲜乳实现了机械 化挤奶、冷链贮藏与运输,保障了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

    下接:2016年中国奶业质量安全概况分析(2)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