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甘肃通渭县2016年牧草产量将达75万吨

发布时间:2016-09-06 15:56    作者:.    来源:定西日报    查看:
    燕麦草、紫花苜蓿、玉米这些饲草在甘肃省通渭县老百姓中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但秸秆青贮、饲草产业化加工还是近年来一个新兴的发展亮点。如何依托“小草”做好脱贫致富的“大文章”,通渭县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脱贫路子。

    从选址、建厂到开工投入运营,短短半年时间,甘肃华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就在华岭乡老百姓的田间地头崛地而起,为老百姓在家门口建起了燕麦草深加工基地。这家由县政府牵线搭桥,乡党委、政府积极衔接,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的草加工企业,决定利用五年时间,总规划投资2亿元建成辐射周边的10万亩燕麦种植基地。今年一期已投资2000万元,建成占地48.16亩善马村燕麦草深加工厂,共签订燕麦种植订单6000亩。公司日收购饲草燕麦200吨,加工饲草成品230包172.5吨,累计已收购订单饲草燕麦5000吨,加工6600包。

    按厂长陈雷新的话说,他是怀揣着一颗“有机梦”来到华岭乡选址建厂的,看重的就是当地群众悠久的燕麦草种植历史、土地面积广阔、无污染的环境。他立志要在这里打造有机牧草生产加工基地,让看似不起眼的小草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脱贫的致富产业。

    该公司采取“公司+村委会+合作社+农户”模式,以善马村和牛山村为核心,与全乡10村396户农户及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饲草燕麦订单种植6000亩,正常年份亩产3吨,产值为720万元。由于今年天气干旱,降雨量少,饲草燕麦乳熟期收割每亩产量下降到1.5吨,每吨收购价为400元,每亩产值600元,订单燕麦总产值达360万元。其中:与211户精准扶贫户签订订单收购合同2200亩,产值为132万元,涉及贫困人口874人,人均增收1510元,实现了“人均一亩草,增收800元”的目标,增加了贫困户收入,为贫困户稳定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通渭,牧草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而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的饲草加工企业也成为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生力军。记者了解到,2016年底,通渭县人工草地种植面积将达到62.5万亩,牧草产量将达到75万吨。通过招商引资和合作社带动农户种植牧草,人工草地种植面积达到63万亩,牧草产量达到85.6万吨,形成以马营、陇阳为主的紫花苜蓿、红豆草种植基地52.7万亩,以华岭、陇山为主的燕麦种植基地10.3万亩。天耀草业10万吨草产品加工厂已加工优质牧草2.8万吨,鹿鹿山牧业5万吨裹包青贮设备已完成安装调试,甘肃华岭农牧10万吨牧草加工基地正在建设,草产品加工能力预计达到8万吨。天耀草业等县内外牧草加工企业与1128户贫困户签订牧草收购合同1.7万亩,贫困户亩均增收860元。牧草基地建设助农增收,在全县已逐步形成了产、加、销的产业化格局。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