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庞大的养殖量相比,衡阳市的动保兽药行业却略显薄弱,单体经营规模较小。新牧侣行记者来到衡阳市区的兽药经销商集中地——“衡阳市粮油市场”和东风路一带发现,这里的经销商配备服务人员的比较少,不少都在依靠早年的猪场关系吃老本勉力维持,面对渠道下沉、电商入侵的挑战无所适从。

另外,电商渠道对传统经销商的冲击也逐渐显现。刘海波发现这两年网上出现衡阳地区的网店,销售动保、兽药产品,标价比实体店便宜很多,事实上却往往是空有售价,没有库存。养殖户看到网上的价格之后就不太能接受实体店的售价了。协会成员普遍认为这是恶意影响市场,试图查探网站是谁开的,始终无果。
协会副会长胡建平也见证了行业从“坐商”走向“行商”的过程。同样是畜牧专业出身的他在北京干了三年之后,于2002年回到衡阳创业,这时当地的兽药生意还是等养殖户上门买药的阶段,即“坐商”阶段,早几年甚至可以见到养殖户在兽药店门口排成一个队伍。从2003-2004年开始,逐渐有了下猪场送货、看病的需求,在2007-2008年后,行业彻底转变,经销商开始围着猪场转,做服务,这时就进入了“行商”阶段。

作为动保协会的带头人,刘海波希望改变经销商组织松散、缺乏服务能力的现状。这个成立于2002年的协会,目前有37个单位会员、8个个人会员,在规范当地行业规则、促进内部交流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刘海波从2007年担任会长至今,他认为到了应该进行“集团公司”化运作的阶段,即把有实力、志趣相投的经销商集结起来,共同代理一些优秀的产品、品牌,成立完善的服务团队,通过合力办大事。
刘海波透露,这个集团化组织的销售总额需要达到3000万以上才能维持整套体系的运转。目前协会正在报批建设“诊疗中心”,以便为养殖户提供精准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