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系统评定营养价值, 建立地区资源数据库 目前, 内蒙古河套地区向日葵加工副产品特别是葵花盘作为粗饲料饲喂家畜应用较广泛。但向日葵副产品饲料质量受来源、 加工方式等影响, 产品质量不稳定。由于缺乏对其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的全面评定, 在配制日粮时无法准确确定其适宜添加比例。因此在配方设计前, 需首先测定其营养成分、 评定营养价值, 建立不同来源、 不同加工方式相应的数据库, 为企业及养殖户使用提供基本参数, 并积极示范、 推广合理的加工方式。
2 筛选优质饲料组合, 推广先进饲喂技术, 提高利用效率 向日葵加工副产品与不同饲料之间的配合及在配合中所占的比例, 影响着饲料养分的消化利用。因此, 应针对向日葵饲料资源特性, 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与地区其他粗饲料间的组合效应, 制定合理配方, 推广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 发挥资源潜力,减少动物代谢疾病, 提高养殖效益。
3 安全使用问题 由于向日葵收获期较集中, 大量副产品特别是脱粒葵花盘集中生产时极易在运输和储存中发生霉变, 产生霉菌毒素。被霉菌毒素污染的脱粒葵花盘营养成分因霉菌消耗而降低, 适口性下降, 家畜采食后易引起急性或慢性霉菌毒素中毒, 导致机体免疫机能和抵抗力下降。中国霉菌毒素的污染率高达9 0%, 其中严重污染而禁用的达2 5%( 谢晓鹏等, 2 0 1 3) 。因此, 需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其进行防霉变或脱毒处理, 如通过化学试剂或微生物、 生物酶防霉解毒使其符合饲料卫生标准。内蒙古河套地区中农区占其土地面积的6%,饲养着河套地区7 0%的牲畜( 刘炳瑞等, 2 0 0 2) 。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一直是养殖企业的目标, 而养殖中饲料约占家畜生产成本的7 0%。在了解地区向日葵饲料资源营养特性基础上, 研究解决其与地区其他饲料的合理配合、 加工性能及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相关技术问题, 并积极向企业及养殖户示范、 推广,既可利用河套地区分布广泛的向日葵资源, 缓解饲料资源不足, 降低养殖成本, 又能达到减少污染、 保护环境的目的,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