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新辉,吴安强 湖南省株洲县畜牧兽医水产局
猪瘟是由黄病毒科、 猪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 发热、 接触性传染病, 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属于 A 类传染病,以流行范围广、 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2], 严重影响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目前控制猪瘟最有效方式是疫苗接种,对猪群进行猪瘟抗体水平监测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通过分析株洲县 12 个规模化猪场、24 个散养户、 2 个生猪屠宰场中随机抽取的 456份样品的猪瘟抗体水平, 了解本县猪瘟免疫现状,为制定适合本地的控制猪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血清来源
选择株洲县 12 个养猪规模化猪场、 24 个散养户、 2 个屠宰场, 每户 (场 ) 随机抽检母猪 2 头、 保育猪 2 头、 育肥猪 4 头、 商品猪 4 头共 456 头, 所有选择对象均接受常规免疫接种:免疫剂量为 2 头份, 20 日龄一次免疫, 60 日龄二次免疫。所有试验动物基础日粮和营养水平相同。2013 年 1 月和2013 年 6 月集中采集血样, 采用耳静脉采血方法,收集血清, - 20℃保存, 待用。
1.2 主要试剂与方法
猪瘟正向间接血凝检测试剂盒(包含猪瘟血凝抗原、 阳性对照血清、 阴性对照血清及稀释液)由中国兰州兽医研究所提供, 编号为 20130310, 严格遵照试剂盒操作说明书,在血凝板上将待检血清用稀释液进行倍比稀释,同时倍比稀释阳性血清、 阴性血清。 取待检样品50μL, 同时加入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各 50μL,再加入猪瘟血凝抗原 25μL,轻微震荡 1 分钟混匀, 静置 2 小时。 结果判定: 50%红细胞凝集时最大稀释度确定为该血清血凝效价。抗体效价≥1∶32 为免疫合格, ≤1∶32 为不合格。

2 结果
2.1 不同饲养方式猪瘟抗体效价检测
检测结果见表 1, 抽检规模化猪场、 散养户和屠宰场猪瘟抗体效价合格率分别为 97.92 %、94.10%和 91.66 %平均合格率达到 95.17%。规模化猪场猪瘟抗体效价合格率高于散养户和屠宰场合格率。
2.1 各年龄段猪瘟抗体效价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见表 2。 母猪、 保育猪、 育肥猪和商品猪的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8.68% 、97.36% 、 94.73% 和 92.76% 。 其中母猪合格率最高达到 98.68%。

3 讨论
近20年来,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 我国猪瘟的流行情况出现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非典型性猪瘟、 温和性猪瘟、 种猪持续性感染与繁殖障碍及仔猪先天感染及免疫失败等,给猪瘟的控制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做好猪瘟免疫抗体监测随时掌握猪群的免疫状态是减少我国现阶段猪瘟流行的重要手段。在猪瘟控制过程中, 确保母猪群较高的稳定的猪瘟抗体水平,是整个猪场猪群健康的重要保障。一般认为, 猪群免疫合格率达到 90.0%以上时免疫效果良好[3], 才能有效预防猪瘟发生与流行。本次研究通过对株洲县规模化猪场、散养户及屠宰场中母猪、 保育猪、 育肥猪和商品猪共 456份猪瘟免疫抗体水平抽样检测发现模化猪场、 散养户和屠宰场的猪瘟抗体效价合格率分别为97.92 %、 94.10%和 91.66 %,平均合格率达到95.17%, 具有较好的保护力。规模化猪场、 散养户猪瘟抗体效价合格率高于屠宰场合格率。各年龄段猪瘟抗体水平检测中发现母猪群猪瘟免疫水平合格率最高达到 98.96 %, 可以抵抗猪瘟强毒攻击引起猪场猪瘟的暴发。
从整体看, 株洲县猪场猪瘟免疫状况较好, 从不同饲养方式和不同年龄段分析猪瘟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均在 90%以上,这与县局多年来高度重视猪瘟强制免疫工作密切相关。在株洲县已经规范的猪瘟疫苗免疫程序和 2 头份的免疫剂量可以取得良好的的效果。本次研究中猪瘟抗体效价合格率偏低组为屠宰场饲养方式猪和商品猪两组,原因可能是疫苗保存不当、 疫苗注射操作不规范、缺乏专业技术员指导及商品猪未能按免疫程序及时进行二次加强免疫等。针对这些薄弱环节, 加大力度督促疫苗的安全运输、 贮存, 及时接种, 淘汰抗体水平较低的猪和隐性感染的种猪,有效保证猪场猪群的整体免疫水平,从而有效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