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梅 郭玉果 河南省虞城县畜牧局
由于规模化养殖高密度的饲养集集约化的经营,使猪只间的距离缩短,一些常见猪病尤其是传染疾病传播速度快, 很容易给猪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针对猪只的死亡做好猪病防治是很重要的。
1 规模化猪场的三种常见猪病
1.1猪口蹄疫
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特征为:口腔黏膜、鼻腔部、蹄部及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糜烂,严重时蹄脱落,跛行,不能站立。口蹄疫的发病率很高,传染病流行面积大, 对仔猪可引起大批死亡。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以及皮肤和黏膜感染而发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以冬季多发, 多在秋季开始,冬季加剧,春季减缓。一旦发生,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作为规模化猪场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这种疾病一般表现为蹄部、口腔、鼻端、乳房等水泡、溃疡烂斑。咽喉、气管、支气管也有烂斑和溃疡,小肠、大肠出血性炎症。仔猪心膜弥漫性出血, 心肌切面淡黄相间似虎纹,俗称“虎斑心”。临床症状表现为潜伏期短、高热、食欲、精神不振。蹄冠、蹄叉等部位发红、发热、敏感后形成水泡;无感染的一周左右痊愈,有感染的糜烂、溃疡,有时蹄壳脱落,常卧地跛行。猪病的口腔、齿龈、舌、乳房也可见水泡和糜烂。 初生仔猪常见急性心肌炎和急性胃肠炎而死亡。
1.2猪瘟
猪瘟是规模化猪场常见病毒性的传染病,具有热性、急性及败血性等特点,并且各个年龄、品种及性别猪均有较高感染性,一旦发生,就会引起急性快速传染,因此,这种疾病导致死亡率及发病率均是很高的, 作为规模化养猪场,这种疾病存在的话,很可能会引起大量猪只死亡, 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这种疾病一般表现我为突然高热、四肢抽搐、 全身痉挛, 黏膜及皮肤发绀,耳朵及四肢的内侧、外阴及腹下等地方容易出现血斑点, 眼睛里有脓性的分泌物或眼睑粘连,会发生便秘再腹泻,且便里带有粘液,其皮肤、内脏器官、浆膜、淋巴结、喉头及脾脏等部位均有出血现象,这种猪病所表现症状是比较明显的,出现疾病情况比较多。
1.3猪流行性感冒
猪流行性感冒简称猪流感, 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特征为突发病,迅速传播全群,体温升高、咳嗽和呼吸道炎症,一般可自愈,由的并发副氏杆菌或巴氏杆菌, 加重病情而引起死亡。 不分品种、性别、年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猪流行性感冒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秋季、 寒冷和早春气候寒冷多变的季节宜发生。 猪的流行性感冒表现为发病突然、传播迅速、体温升高、厌食或废绝,常挤卧不愿站立。 呼吸急促、咳嗽; 鼻流出浆液脓性鼻汁, 眼结膜潮红、流泪并有分泌物。
2 三种常见猪病的防治
2.1口蹄疫的防治
在发生口蹄疫时, 对疫区尚未发病的动物和受威胁的动物进行应急免疫接种。 严禁疫区的工作人员非疫区进行免疫。非疫区应采用计划免疫,对尚未发生疫情, 但存在发生疫情的危险,或受邻近疫情威胁的地区,为防患于未然, 在平时有计划地免疫健康蓄群。 按免疫程序实施计划免疫。疫苗接种是控制口蹄疫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措施。 规模场可根据当地防疫及防疫监督部门对场次内不同批次,不同日龄的猪群进行监测,对抗体检测不合格的,重新免疫或加强;对新添槽等应补针的,及时补针。为了增强免疫效果, 可同时使用维 C, 黄氏多糖,酵母多糖等免疫促进剂,提高免疫效果。 鉴于当前免疫监测不到位的实际,建议在每年的 12 月到次年的 1 月份再普注 1 次。另外在免疫接种中,要充分考虑流行毒株类型, 确保免疫用疫苗毒株与流行毒株匹配。
抗菌素有阿普拉霉素、 头孢噻呋、羟氨苄青霉素、喹诺酮等。 对症高烧的治疗药物有地塞米、安乃近或点冰神等。免疫:育肥猪 30~40 日龄或肌注普通苗 2 mL 或高价苗 1 mL 后海穴注射 60~70 日龄二次免疫肌注普通苗 3 mL 或高价苗 2 mL。种公猪,每年 2 次。 种母猪,分娩前 1~5 d 接种。
2.2猪瘟的防治
对于猪瘟这种疾病来说, 没有特别的治疗药物, 主要方法就是进行预防, 猪场可根据所在场地情况进行合理免疫程序制定, 从而有效预防猪瘟发生,当这种猪瘟在发生初期的时候,可以通用大剂量猪瘟的高免血清及广谱抗菌药物配合来预防和治疗, 并且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在发病中期的时候, 就应该采取大剂量的紧急免疫的接种方法, 以刺激猪的抗体能够产生干扰素,这样还具有一定疗效的。由于这种猪瘟的传染力相当强, 一旦发生就很难进行控制, 因此要积极实行超前的免疫。 在出生的仔猪吸初乳之前 4 头份的疫苗注射也是很管用的,能够获得终身的免疫。
2.3猪流行性感冒的防治
猪流感是由 A 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
2.3.1预防措施: 加强饲料管理,密切注意天气的变化,及时取暖保温,提供充足的洁净饮水。 加强猪场环境和生物安全控制措施, 防止野禽及病人接近猪群, 以减少猪场感染和发病的概率。
2.3.2疫苗免疫:可用猪流感灭活疫苗对猪群进行免疫。
2.3.3发病猪群的控制措施:一旦发现猪群感染发病, 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防止易感猪与感染发病猪的接触。对发病猪可采取对症治疗, 并加强病的护理,给病猪提供舒适、避风、干燥、干净、无尘的环境,避免转群,供给清洁新鲜的饮水, 使用一些抗生素控制发病猪群的并发或继发性细菌感染。清热镇痛,抗菌消炎(青霉素、安乃近、 病毒灵肌注或盐酸金刚烷胺口服或板蓝根冲剂灌服)。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的畜牧业的发展, 养猪政策得到落实,以及市场经济的需求,养猪户逐渐的形成了规模化养殖场,这种养殖方式即科学又节约了养殖成本,给养殖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而这三种常见的猪病影响了猪场的经济效益,加强防治措施是很关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