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高寒山区的发病与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2014-04-11 17:18    作者:yizhiinfo    来源:畜牧人才网    查看:

崔继鹏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农业局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呼吸道传染病, 对养猪业造成很大危害。在高寒山区,以 6 周龄至 6 月龄的猪较多发,死亡率较高。落实防控措施是严防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生的有效途径。


1 症状
    病猪体温升高至 39.5℃以上,心率增加,精神沉郁,厌食、不爱饮水,出现短期的腹泻和呕吐症状,皮肤发红,精神沉郁,不愿站立,呼吸困难、咳嗽、心衰、呈败血症。鼻、耳、眼及后躯皮肤发绀,呼吸极度困难,常呆立或呈犬坐式,咳喘,并有腹式呼吸。 严重者从口鼻流出泡沫血性分泌物。 急性病例于发病后 1~2 d 内死亡。 临床上以发生急性败血症、发热、咳嗽、高度呼吸困难, 剖检病变以双侧性胸膜肺炎和出血性、坏死性肺炎为特征,结合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变样品送检进行确诊。


2 病理变化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主要病变在于肺和呼吸道内,肺呈紫红色,肺炎多是双侧性,在肺心叶、尖叶和隔叶出项病灶,其与正常组织界限明显。死亡病猪气管、支气管中充满泡沫状、血性粘液及黏膜渗出物,常伴发心包炎,肝、脾肿大,色变暗。 病程较长的慢性病例,可见硬实肺炎区,病灶硬化或坏死。


3 预防
3.1 加强饲养管理
   严格卫生消毒措施, 注意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清新。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 保持猪群足够均衡的营养水平,严禁饲喂发霉饲料,防止产生免疫抑制。
3.2 加强引种管理
   从无病猪场引进公猪或后备母猪,防止引进带菌猪;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方式, 猪出栏后厩舍彻底清洁消毒,空栏 1 周才重新使用。
3.3 做好监测工作
   对已污染本病的猪场应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查,清除血清学阳性带菌猪,并制定药物防治计划, 逐步建立健康猪群。在混群、疫苗注射或长途运输前1~2 d,应投喂敏感的抗菌药物,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磺胺类药物或泰妙菌素、 泰乐菌素等抗生素, 进行药物预防,可控制猪群发病。
3.4 抓好免疫接种
   目前国内外均已有商品化的灭活疫苗用于本病的免疫接种。 一般在 5~8 周龄时首免,2~3 周后二免。 母猪在产前 4 周进行免疫接种。 可应用包括国内主要流行菌株和本场分离株制成的灭活疫苗预防本病,效果更好。


4 治疗
    此病发病迅速, 早期确诊及快速治疗能够降低死亡率, 临床治疗以抗菌消炎、解除呼吸困难为原则。
(1)氟苯尼考注射液,配合增效磺胺甲基异恶唑注射液或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按 20~30 mg/(kg 体重)肌肉注射,1~2 次/d,连用 3~5 d;(2)复方庆大霉素注射液 4 mg/(kg 体重) 和地塞米松 0.5~2 mg/头,肌肉注射,2 次/d,连用 3~5 d; 同时配合阿莫西林 15 mg/(kg 体重)肌肉注射另一侧,2 次/d,连用3~5 d。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