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鸡禽类生殖道淋巴组织研研究情况

发布时间:2014-04-10 17:46    作者:yizhiinfo    来源:畜牧人才网    查看:

杨树宝 张英楠 马馨 栾维民 钱爱东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生产及产品质量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春科技学院 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由于泌尿生殖道末端直接与外界相通, 且肛门周围卫生条件较差, 许多细菌、 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会在此处滋生, 并进一步进入生殖道中, 而存在于生殖道黏膜内的一些淋巴组织就构成了机体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入侵生殖道的第一道免疫屏障, 这些淋巴组织被称为生殖道相关性淋巴组织。如果家禽患有生殖道传染病( 如沙门氏菌病) , 尤其是所产蛋被感染, 病菌将进一步通过受精蛋纵向传播给后代, 另外这些被感染的鸡蛋一旦被搬上餐桌将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但目前关于鸡生殖道免疫的基础知识了解较少, 且对于生殖道免疫系统的研究并未给予足够重视, 是禽类免疫学较薄弱的一部分。


1 鸡生殖道相关淋巴组织的结构基础
    生殖道相关性淋巴组织是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同时也包括肠道及呼吸  道相关性淋巴组织。由于鸡没有外周淋巴结, 所以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成为主要的次级免疫器官, 对禽类的免疫保护起重要作用。T、 B淋巴细胞作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最为重要的免疫细胞,将参与并调节生殖道黏膜免疫应答。组织学研究证明, 鸡输卵管中存在较多分散的淋巴细胞和少数淋巴集结, 且主要分布于黏膜上皮内和 上 皮 周 围 的 黏 膜 固 有 层 中 ( C h o u s a l k a r等,2008) , 因此这些部位的淋巴组织将在生殖道局部免疫方面起重要作用。D a s等( 2 0 0 5) 首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报道了鸡输卵管中B淋巴细胞的定位,I g G+B淋巴细胞遍布于整个输卵管的上皮和腺体周围, 尤其是漏斗部的上皮、 蛋白分泌部和子宫部的腺体区域数量最多; 尽管输卵管的大多数区域都散布有I g M+和I g A+B淋巴细胞, 但是在蛋白分泌部的腺体周围分布更为密集。H r a b i a等( 2 0 1 1) 也观察了成熟母鸡生殖道中B淋巴细胞的分布, 结果显示, B淋巴细胞散布在整个输卵管中, 而卵巢中较少, 且输卵管中I g M+和I g A+B淋巴细胞明显多于I g G+; I g A+B细胞主要分布在输卵管各段的上皮下区域, 而I g M+细胞主要集中在蛋白分泌部和峡部的腺体周围。I g G -γ链mR NA原位杂交结果显示,输卵管黏膜表面的黏液中表达I g G -γ链 mR NA的I g G+细胞数量要明显多于黏膜层( N i i等, 2 0 1 1) 。此外, 输卵管也是母源抗体传递给鸡蛋的主要部位,其中I g M和I g A主要存在于卵蛋白中, I g G存在于卵黄中( H r a b i a等, 2 0 1 1) 。H r a b i a等( 2 0 1 1) 研究同时发现, 卵巢和输卵管中都存在 T淋巴细胞, 且在输 卵 管 的 局 部 区 域 以 淋 巴 聚 集 物 的 形 式 存 在。C D 4+T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输卵管阴道部的黏膜固有层中, 而C D 8+T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阴道部和漏斗部的黏膜上皮区域, 且大部分形成上皮内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不同的是在卵巢中也存在相当数量的C D 4+和C D 8+T淋巴细胞。


2 生殖道黏膜免疫功能
    研究结果表明, 生殖道局部给予不同的抗原, 在生殖道黏膜和血液中都可产生特异的I g G和I g A抗体, 证明通过生殖道免疫不仅能够在雌性生殖道有效地诱导局部黏膜免疫反应, 且能诱发全身性免 疫应答( 刘胜兵等, 2 0 0 5; H u s t o n等, 2 0 1 2) 。目前关于生殖道免疫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哺乳动物 T细胞、 NK细胞的黏附分子和先天及早期适应性免疫应答是否能由生殖道局部诱导等方面, 而对于家禽生殖道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了解较少。
2 . 1 哺乳动物生殖道免疫的相关研究 研究结果发现, 大鼠生殖道由于缺乏免疫诱导部位, 局部接种灭活疫苗不能激活共同黏膜免疫系统, 仅引起生殖道产生较弱的局部免疫应答( C a m p o等, 2 0 0 9) 。而以基因和蛋白质为基础的试验性疫苗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不同黏膜免疫途径相结合或黏膜免疫途径和系统免疫途径相结合可以提高生殖道免疫的效果( B e l y a k o v等, 2 0 0 8) 。R a j i n i等( 2 0 1 0) 指出, 鼻腔和生殖道联合免疫将是提高生殖道抗体水平的一个较好方式。Y o s h i n o等( 2 0 0 8) 研究结果表明, 小鼠口腔和阴道免疫相结合能在生殖道诱导产生明显的局部黏膜免疫应答。L i u等( 2 0 1 1) 试验结果表明, 使用佐剂也能提高生殖道黏膜的免疫应答水平, 但相对于不同的疫苗, 要配合选用相对应的佐剂。另外, 也有学者对哺乳动物生殖道的非特异性免疫( 或固有免疫) 进行了研究。T o l样受体( T o ll i k e   r e c e p t o r s, T L R s)是一种天然免疫分子, 它通过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在其宿主有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 或固有免疫) 中起着重要的防御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T L R s在生殖道预防病原菌入侵方面发挥了作用。D a r v i l e等在T L R 2或T L R 4转基因小鼠上利用沙眼衣原体研究生殖道感染的过程, 结果发现, 与T L R 4基因敲除及正常小鼠相比,在T L R 2 基 因 敲 除 的 小 鼠 里, 肿 瘤 坏 死 因 子- α( TN F - α) 、 炎性细胞因子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的分泌水平显著下降, 病原体作用于T L R 2基因敲除的小鼠后, 输卵管积水及输卵管炎性细胞浸润等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上述结果提示, T L R 2介导了因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输卵管瘢痕化及慢性输卵管病理形成的过程。同时说明, 在正常输卵管固有免疫系统中, 存在针对沙眼衣原体感染过强的免疫清除作 用。在 鼠 完 整 输 卵 管 组 织 样 本 中, 已 发 现T L R 1~2 1mR NA, 而在克隆的鼠类输卵管上皮细胞(OECs) 上 仅 测 到 TLR1~3和TLR5、TLR6(Buckner等, 2011) , 与上面结果相符的是人类输卵管间质成纤维细胞表达TLR4(Packiam等,2012) 。牛TLRs尤其是TLR4能针对细菌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使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分泌前列腺素E2(Cronin等,2012)。牛的子宫内膜表达TLR1~10, 而间质细 胞 表 达 TLR1 ~ 4、TLR6、TLR7、TLR9和TLR10(Massari等,2013) 。 山羊的子宫表达TLR1~3、TLR4、TLR6和 TLR10(Tirumurugaan等,2010),水牛的 子宫可表达TLR2、TLR5、TLR7~10(Sethi等, 2011) 。
2 . 2 鸡生殖道针对沙门氏菌感染所产生的免疫反应 关于鸡生殖道免疫功能, 目前还未见非特异性免疫或固有免疫方面的报道, 只有少数学者对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免疫反应进行了研究。许多细菌能够感染鸡生殖道, 如能够导致腹膜炎和输卵管炎的大肠杆菌( J o r d a n等, 2 0 0 5) , 但目前关于鸡生殖道细菌感染研究最多、 最深入的就是肠炎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会引起鸡白痢疾病, 且对鸡生殖道具有很强的感染性, 会通过鸡蛋产生纵向传播: 一方面已感染的母鸡产下被感染的蛋, 从蛋中孵出被感染了的雏鸡, 该雏鸡会终生保持感染; 另一方面被感染的鸡蛋和鸡肉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目前关于生殖道容易感染肠炎沙门菌的确切时期还不清楚, 是在幼龄时感染、 产蛋期感染还是持续感染仍需进一步探究, 推测这与生殖道相关性淋巴组织的发育程度直接相关。
沙门氏菌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可以分为全身性免疫应答和生殖道局部免疫应答。研究结果表明, 肠炎沙门菌的灭活疫苗能够同时诱发机体产生全身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 C h a p p e等, 2 0 0 9; N i s b e t等,2 0 0 8) 。但目前关于生殖道对沙门氏菌的局部免疫反应的了解较少。仅有的几篇报道证明通过静脉或腹腔内注射大剂量的肠炎沙门氏菌疫苗后7d, 卵巢和输卵管中C D 4+和C D 8+T淋巴细胞都迅速增多,并在免疫后第1 0天时达到高峰, 而B淋巴细胞在第1 4天时达到高峰, 且T、 B淋巴细胞都在第2 1天时又恢复至免疫前水平。相反, 巨噬细胞在免疫后初期减少, 而后期又增多( G u a r d等, 2 0 1 0) 。另有研究结果表明在感染后1 2~2 4h, 卵巢中T淋巴细胞迅速增多( B a r u a等, 2 0 0 4) , 且通过E L I S A方法在输卵管冲洗液中能够检测到沙门氏菌特异性I g G和I g M抗体, 并在感染后第1 4天时达到高峰,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I g A抗体却很少(W i g l e y等, 2 0 0 5) 。因此, 使用疫苗对禽类进行免疫, 同时监测这些措施的实施效果, 是目前消除禽肉和鸡蛋中沙门氏菌的有效途径, 可阻止产蛋鸡群感染肠炎沙门氏菌, 阻止感染肠炎沙门氏菌的鸡进入产蛋鸡群, 并使鸡蛋保持在最清洁的状态。德国罗曼动物保健有限公司研制了一种专门用于防止蛋鸡沙门氏菌感染的弱毒疫苗, 这种疫苗可以减少肠炎沙门氏菌在肠道和生殖道定植, 且是唯一的商品活沙门氏菌疫苗, 可以用于防 制 青 年 母 鸡 和 产 蛋 鸡 的 肠 炎 沙 门 氏 菌 感 染( M e thner等, 2010;Nandre等, 2011) 。


3 结语
总之, 目前关于鸡生殖道免疫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部分免疫细胞的分布方面, 而对于蛋鸡生殖道相关性淋巴组织的发育及其免疫功能的发生还鲜有报道。由于蛋鸡在产蛋后其输卵管接触外界病菌的几率大大增加, 所以为了抵御外界感染, 输卵管的免疫功能也应该产生相应变化, 但这仅仅是推测并无此方面的实际研究。另外, 蛋鸡生殖道相关性淋巴组织中的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等的类型如何, 以及与肠道和呼吸道等其他黏膜淋巴组织是否存在共同黏膜免疫反应都是值得研究的关键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