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培敏 庄浪县畜牧兽医局
近年来, 我县畜牧产业按照“ 加快发展肉牛,做大做优生猪, 配套现代科技, 完善产业体系” 的畜牧业工作思路和“ 山繁川育布局, 减马增牛扩量, 冻配改良提质, 青贮暖棚增效” 的肉牛业发展思路, 围绕争创全省肉牛和生猪养殖大县目标, 按照“ 三退三进” ( 退出村庄、 退出庭院、 退出散养, 进入小区、 进入规模养殖、 进入市场循环) 要求, 以小区建设为载体,着力转变生产方式, 积极推进规模养殖, 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畜牧产业规模化经营健康发展。
1 畜牧产业规模化发展情况
1. 1 养殖大户快速发展
规模化、 集约化养殖异军突起, 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标志, 也是今后养殖业发展的方向。2012年,全县各类养殖大户达到8800户, 其中养牛大户2600户, 养猪大户3800户, 养鸡大户2400户, 规模饲养占总饲养量的比重达到7 0%。
1. 2 小区建设稳步推进
按照“ 两分离、 三配套、 四集中、 八统一” ( 即人畜分离, 小区与周围环境分离; 饲养设施配套, 防疫设施配套, 无害化处理设施配套; 集中场地, 集中农户,集中规模, 集中生产; 统一规划设计, 统一养殖畜种,统一饲养标准, 统一开展防疫, 统一技术服务, 统一无害化处理, 统一产品销售, 统一认定认证) 的要求,全县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55处, 其中养牛区23处、养猪区22处、 养鸡区10处, 为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 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树立了样本和典型。
1. 3 高新技术全面应用
在养猪小区中推广了“ 四个自动化” ( 自动控温、自动通风、 自动饮水、 自动供料) 和电子监控、 常温人工授精、 程序防疫、 科学饲养、 工厂化管理五项现代养殖技术; 在养鸡小区中推广了“ 五个自动化” ( 自动控温、 自动通风、 自动饮水、 自动供料、 自动清粪) 和电子监控、 常温人工授精、 程序防疫、科学饲养、 工厂化管理五项现代养殖技术; 在肉牛小区中推广了“ 三个自动化” ( 自动控温、 自动通风、 自动饮水) 和电子监控、 牛冷冻精液配种改良、 秸秆青贮、 程序防疫、科学饲养五项现代养殖技术, 畜牧养殖形成了规模、科技、 效益“ 三位一体” 的产业化格局。
1. 4 双认工作已经完成
2007年, 向省农牧厅和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上报了无公害生猪、 肉( 蛋) 鸡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水样和肉样化验结果合格, 认定县内18个乡镇为无公害生猪和肉( 蛋) 鸡产地, 认证无公害生猪产品规模25万头、 肉( 蛋) 鸡140万只。同时,围绕标 准 化 生产, 在 完 成 “ 双认” 工 作 的 同 时, 于2008年积极创建“ 强庄” 品牌, 2010年3月国家商标管理局批准注册了“ 强庄” 畜禽品牌。
2 存在问题
2. 1 规模养殖投融资困难
一是土地租金成本高, 每亩土地年租金至少在800~1000元之间; 二是基建成本高, 一个千头养猪小区或百头肉牛养殖场或千只以上养鸡场最少投资得一、 二百万, 再加周转资金, 总投资在300万元以上, 养殖户融资难度大。
2. 2 产业缺乏项目支撑
我县未列入全省养牛、 养猪大县, 在养殖小区建设、 玉米秸秆青贮、 母牛保护等重点环节缺乏项目支持。部分养殖小区特别是肉牛养殖小区基础设施建成后, 资金短缺, 青贮饲料没有走在投产之前, 导致饲料 短 缺, 达不 到 设 计 规模, 效 益和带动作用不明显。
2. 3 疫病威胁依然严重
近年来, 畜禽市场特别是生猪市场出现剧烈波动, 表面看是由供需失衡引起, 但深层次分析无不与动物疫病相关。特别是随着畜禽的频繁流通和种畜禽的频繁调运, 疫病的发生更是出其不意, 新发病不断出现, 旧病又以新的姿态发生, 单纯发病越来越少, 混合感染更为常见, 给防治诊断和控制疫病带来很大困难, 严重威胁着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
2. 4 粪尿污染较为突出
畜牧养殖小区的选址和设计上须符合建设要求, 小区内的生活、 生产区建设标准高, 设施全。附设的废弃物处理区的设施投资也很大, 因养殖户的承受能力有限, 因此在具体建设中较为简陋, 粪尿和污水处理往往会不达标。特别是前几年发展的养猪大户, 没有配套粪污处理设施, 尿液污水随意排放到沟渠和河流, 既污染环境, 又易形成新的疫病滋生和传染源。
3 发展意见
3. 1 配套优惠政策, 扶持规模养殖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重点在养殖小区建设用地审批、 用电和用水等方面配套优惠政策, 并积极协调解决贷款等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3. 2 跻身养牛大县, 争取项目扶持
今年计划全县新建肉牛养殖小区6处, 其中万头肉牛小区2处, 千头肉牛小区2处, 500头以上肉牛小区2处, 全县百头以上肉牛小区累计达到29处, 带动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16万头, 出栏5.5万头, 争取在年内跻身全省养牛大县之列, 在今后肉牛小区内的道路建设、 粪污处理、 青贮氨化、 饲草加工机械和母牛保护等方面争取国家扶持, 以促进规模养殖健康发展。
3. 3 突出防疫主线, 确保畜群健康
一是进一步需要建立和完善动物疫病监测、 控制、 预警预报系统和防疫网络, 对重大动物疫病实施全覆盖免疫, 确保畜牧产业健康发展。二是加强生产、 流通、 屠宰等环节及畜禽产品的检疫检测工作,落实畜禽养殖档案管理制度, 强化养殖过程质量监管, 规范饲料, 饲料添加剂及兽药的使用, 完善检测手段, 逐步建立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实现畜产品从生 产 到 餐 桌 全 过 程 的 安 全 和 无 污 染, 确 保 产品安全。
3. 4 示范生态养殖, 推进循环发展
随着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 养殖业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因此, 在今后发展中, 要积极示范、 推广生态养殖摸式。一是推广“ 猪( 牛、 鸡)-沼-田” 模式。依饲养规模, 确定周围消纳农田数量, 粪污经沼气池( 或三级沉淀池) 处理后再排入农田。二是推广“ 猪( 牛、 鸡)-沼-果” 模式。养殖场( 小区) 直接建在果园内, 粪尿处理后施入果园。三是采用干清粪工艺,粪尿分离, 建立雨棚贮粪台, 粪便堆积发酵, 达到无害化目标, 作为农业用肥。四是在大型养殖小区建设有机肥料加工厂, 使粪便能异地使用。同时实施雨水与尿液分流, 污水经厌氧和好氧发酵达标后用于农田肥料。五是示范推广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真正做到无污染零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