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君海 贾海锋 龚乔林
江苏省靖江市东兴畜牧兽医站
养猪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比重, 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优势产业, 其在满足生活中的肉产品需求的同时, 也有效的促进了就业、 粮食转化、 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推动下, 养猪业呈规模化发展, 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有数据研究显示, 近五年来, 我国生猪养殖比例由 30%上升至 55%, 预计在以后 5 年中会上升至 65%。 在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同时, 其规模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和疾病风险等问题, 本文针对其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并探究其解决对策。
1生猪规模化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1.1疾病危害问题
许多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在企业管理中将重点放在规模发展上, 忽略养殖中配套措施的完善, 只重视饲养和销售, 不注重疾病的防疫。在管理中经常会存在一种侥幸心理, 认为寄生中、 病菌等不会发生。其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不按照正规免疫程序进行生猪免疫活动。允许参观团随意参观和进出养殖场, 不按照标准规定定时为猪舍、 猪身和场房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 不能够及时的将疫病源头隔断。在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的不断扩大及集约化养殖的不断增多, 污染情况愈加严重, 为寄生虫、 细菌性疾病等的滋生提供有利的环境, 导致生猪并发猪链球菌、 猪水肿病、 疥螨感染等疾病, 影响生猪健康, 也对养殖场的经济效益造成一定的损失。
1.2场址选择与设计问题
通常, 生猪规模养殖场设置在距离公路和村庄较近的地方, 场房周围的环境相对较差, 地势低洼,通风、 排水效果不佳。养殖场房的占地面积不大, 在进行猪舍的设计时侧重于地形的利用,而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一栋场房中饲养上百头生猪, 过高的饲养密度限制疾病的科学防控。 此外, 场房中的不同功能区的区分不明显, 硬件和软件设施不健全,装备简陋。
1.3引种不规范
目前, 许多生猪养殖场存在一定的引种问题, 种猪的繁殖发展滞后,能够始终坚持自繁自养的养殖场很少,许多养猪场都采用多种途径引进种猪, 致使种猪的来源不确定。 并且, 种猪引种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检疫, 在种猪引进的同时, 也将一定的疫病引入,危害猪场的整体效益。此外, 引种不申报、 杂乱无序的现象十分严重。
1.4职工素质、能力偏低
许多生猪养殖场的饲养员工不具备在正规养猪场工作的实践经验, 大部分都是兽医、 畜牧学校的毕业学生或附近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初次接触规模化养殖操作, 对养猪的风险、 疫病、 市场和管理意识不强, 不熟悉养猪场中的各项流程和操作规范。
2生猪规模化养殖与管理对策
2.1贯彻落实政策方针
生猪规模化养殖对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也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 文件中关于生猪规模化养殖的相关政策、 方针等不胜枚举。所以, 鉴于当前生猪规模化养殖中存在的饲养密度高和饲养数量多的情况, 要严格把好疾病防御的重要关口。 将疫病的预防放在首位, 全面贯彻和落实 “预防为主, 防重于治” 的政策方针, 不断的提高养猪场的管理人员和职工的防疫意识, 不单纯的局限于个别疾病的预防, 应全面提高警惕。 增强对新发疫病的认识, 并积极采用有效的措施加强防范。 同时, 应加强动物卫生监督部分和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对规模化养猪场的服务和监管, 保证在物资、 技术、 信息等方面为养猪场提供保证。
2.2加强疾病防治
目前, 生猪疾病大多为多病院混合感染导致的,常见疫病有仔猪白痢、 黄痢。猪流行性腹泻, 猪传染性胃肠炎等, 多病原混合感染疫病的疫病具有一定的防治难度。为减少上述疾病的发生, 应加强完善配套设备, 完善防疫档案的建立工作, 以及诊断、 简易等记录。
2.3场房合理选址和规划
保证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选址原理人口密集区域和交通沿线, 尽量建设在地势高、 通风、 阳光充足的地方。通常, 场址应与屠宰场、 畜禽交易市场、 交通干线等保持 500m 以上的距离, 距离污水处理场进而垃圾站超过 3km。 同时, 在猪舍的设计中应强化多点式设计, 以便于不同来源、 年龄、 品种的种猪分开饲养, 以免疫病的传播和扩散。此外, 在场房的日常管理中, 应保证清洁和消毒的有机结合, 有针对性的对疫病和病原体进行消毒, 并根据不同季节制定不同的消毒方案, 全面杜绝传染源。
2.4科学引种
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种猪引进是猪场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种猪的引进时, 不但要重视种猪的质量,还应加强考察, 详细了解种猪供应地区的疫病情况以及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必要时可对可疑疫病进行血清学检验, 确定种猪安全后才能够引种。同时, 种猪引进时应申请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开具证明,并在专人的陪同下充分做好引种工作准备。 引种后,要将新引进的种猪隔离观察,明确无疫病发生后在送入场房养殖。
2.5加强人员培训
规模化养猪场的工作人员是进行生猪养殖的最直接人员,加强对这些群体的知识和技能培训能够有效地提高员工的的素质水平,增强其疫病防御意识和提高操作技能。可以采用知识讲座、 发放书刊、光碟等方式帮助员工普及生猪养殖的相关知识, 并按时组织员工进行技术学习,不断地掌握新型技术的使用技能,以便于实现生猪养殖的不断科学化和规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