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保育阶段生猪的疾病及饲养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14-04-04 14:54    作者:yizhiinfo    来源:畜牧人才网    查看:

叶俊兴 黎海健
海南省琼海市中原镇农业服务中心


    由于处于保育阶段的生猪正是处于断奶成长的应激阶段, 其全部的营养来源都主要依靠固态的饲料, 脱离了母乳的良好呵护。在其进行自行的胃肠道消化分解过程中, 很可能会引起营养吸收不到位和消化不良的现象, 在加上环境温度、 湿度的改变造成不适应, 就很肯能会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 引起疾病的发生或者死亡。因此, 养殖户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保育阶段生猪的培育, 有效地防御疾病的困扰, 增加养殖效益。


1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哺乳仔猪的饲养是整个生猪生长的最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养护的好坏将直接关系着保育阶段的饲养、 与疾病防治。
1.1吃足初乳,保证乳猪的抗病能力
对于生猪的出生阶段, 要保证其能够吃足初乳,在这一阶段它的主要营养来源都依靠初乳, 并且初乳里蕴含的各种抗体, 这些抗体保护着猪仔在哺乳期和保育期间能够有效地抵抗病原体, 提升免疫力,减少保育期疾病的发生。
1.2采取合理的断奶方式与断奶日龄
    在进行乳猪的断奶过程中,要严格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这样能够有效地防止疾病在猪群之间传播。 并且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断奶方式, 断奶前几天适量的限制母猪饲料的配比, 然后进行断奶饲养,在原来的仔猪圈进行 1 周的饲养再进行合群。 当然,在进行断奶时要考虑到仔猪的实际情况与日龄, 合理的断奶时期能够确保仔猪的正常生长。
1.3做好仔猪的保健,提高仔猪抵抗力
    在仔猪出生后的2~3d要进行铁制剂的注射, 并且要在出生的2、 7、 21d进行适量的长效土霉素肌肉注射,保障仔猪的生长能够不受腹泻的影响。 当然, 可以根据仔猪的具体实际情况适当的进行抗体的注射,保证仔猪在保育阶段能够具有高强度的体抗力。
1.4及时诱食,减少断奶应激
    仔猪在断奶前要及时的采取诱食措施, , 学会自行的吃食,因为只有在学会了自行的吃食才能保障它们能够在保育期应对营养供需的矛盾。仔猪在学会自行吃食以后可以有效地刺激其肠胃功能和分泌功能的发育成熟, 确保断奶后不受营养不良的影响。在进行诱食的过程中要严格的使用经过消毒的食槽, 优质的饲料, 并且适当的添加干净饮用水, 有效缓解初食饲料引起的不良反应, 减小断乳的应激。


2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
    在进入保育阶段后, 仔猪容易受饲料、 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产生应激, 因此在饲料的管理上要做到有效消除二次应激。
2.1合理分解
    在进入保育阶段后, 要根据仔猪的强弱大小进行合理的分栏饲养, 要求分出后的每栏仔猪体重、 体质等情况基本相同, 避免饲养密度过大而产生咬耳、咬尾的现象, 影响仔猪的生长。
2.2喂料
    在仔猪实施断奶措施 1 周后, 要合理控制仔猪的进食量, 可以采取一日多次的喂养方法, 但是不能让仔猪进食过量。当仔猪发展到自由采食阶段后可以适量的放开其进食量, 但是还要保障仔猪的体质,严防出现腹泻的现象。在经过 1 周的过渡期以后可以适当进行小猪饲料的喂养, 最后直至完全喂养小猪饲料。
2.3仔猪饮水
    保育阶段的仔猪要给以充足的饮用水, 在设置配套的自动饮水器时要调试合理的高度, 保证能够提供充足的清洁水源。如若没有引进自动饮水器,要保障水槽内水的清洁, 也可以适当的加入多维等。
2.4仔猪保温
    相对于保育期的仔猪来说, 需要比较高的温度,一般要将温度控制在 25~26℃范围内。 在规模较大的复试猪舍内很容易达到这样的温度要求, 如若使用单排单列式的猪舍就应该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确保仔猪有一个比较适宜生长的温度环境。
2.5猪舍通风、干燥
    要及时的进行猪舍的通风设置, 及时对猪粪便进行清扫, 减少猪舍内氮气与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含量, 保护猪仔呼吸道免受高浓度气体的刺激, 从而有效地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产生。同时应该保障猪舍的相对干燥, 防止仔猪出现受凉现象导致感冒或抵抗力下降的现象引发其他疾病。
2.6饲养调教
    在仔猪的保育阶段还要求对其进行合理的调价措施, 养成定吃、 定睡、 定点排粪的习性。定吃的办法可以认为的进行调控, 在定点排粪方面应该在分栏阶段设置确定的地点来放猪粪便, 再通过后期一周时间的调教,能够保障猪仔定点的进行排粪尿。这样一来不仅仅是利于及时的清扫, 保持猪舍的干净卫生, 还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疾病的发生。
2.7猪舍清扫
在保育阶段不单单要保持猪舍内的干净卫生,还要对猪舍进行冲刷, 并且采取适当的消毒措施。 在进入高温季节时还要注意猪舍的防暑降温工作, 适当性的防鼠、 虫, 保证处在低抵抗力阶段的猪仔不受传染病的侵袭。


3保育其的疫、驱虫
    在仔猪进入保育阶段后,要及时的进行各种疾病、 传染病疫苗的防治与注射。 只有具备了抵抗各种传染病的免疫力以后,才能保障仔猪拥有健康的体制, 保障其能顺利的生长, 为以后的健康生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1 ) 养殖场要按照卫生防疫的标准及时的对猪仔进行完整的免疫程序, 建立病原体免疫的制度, 对未完成免疫的仔猪,要按照规定的日期准确的进行免疫措施。
(2 ) 在仔猪生长达到 1 周时, 执行猪瘟疫苗的免疫, 而后相继进行猪蹄疫、 猪丹毒、 副伤寒等等疫苗的免疫接种。 但是在进行疫苗接种的过程中, 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进行猪舍, 避免产生免疫副作用。
(3 ) 时时对仔猪进行仔细的观察, 如若发现猪仔出现进食量下降、 活动减少等不适症状, 要及时的进行病检, 发现病状及时进行隔离治疗。 对于病死的猪仔要进行科学的处理。
(4 ) 对仔猪完成疫苗防疫以后还要进行驱虫护理, 采取有效的措施排除仔猪体内的寄生虫。 施用虫克星、 左旋咪唑、 肥猪散等药物进行驱虫处理, 并且要对粪便进行及时清理,防止排出的虫卵和线虫等再被猪仔吞食。


4结语
    总之,生猪保育阶段的饲养与疾病防治是一个项繁琐的工作,需要不断地投入人力进行呵护、 处理。 需要提供一个干净、 卫生、 舒适的环境, 保证保育阶段的猪仔能够健康、 顺利的生长。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