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畜牧人才网:鸡腺胃炎的防治

发布时间:2012-12-19 07:00    作者:yizhiinfo    来源:畜牧人才网    查看:

    鸡腺胃炎又称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或传染性腺胃病,是一种以鸡生长不良、消瘦、整齐度差、腺胃肿大如乳白色球、腺胃黏膜溃疡、脱落、肌胃糜烂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随着畜牧养殖的也不断发展,鸡腺胃炎问题越来越突出,治疗困难,给养殖业带来不小的损失,困扰着广大养殖户尤其是肉鸡养殖户。

 

    本病最早发现于1994年江苏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季节更替时发病率高,以秋、冬最严重。具有流行广、传播快的特点。到目前为止本病没有太特效的药物治疗,有的也只是缓解病情,很难在短时间彻底治愈,鸡场一旦感染此病,将造成很大的损失。鉴于此,畜牧人才网建议广大养殖户正确对待本病,并提早做好预防措施。

 

    鸡腺胃炎可发生于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蛋鸡和肉鸡(罗曼、817肉杂鸡、海兰、迪卡、AA肉鸡、京白等),以蛋雏鸡和青年鸡的发病较多且严重,发病地区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为3%~95%。据了解,最早发病日龄见于7~8日龄,15~50日龄为多发期。病程一般10~15天,发病后5~8天为死亡高峰。

 

    传播途径:鸡腺胃炎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或经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及排泄物传播,病原可能是垂直传播、水平传播或水平传播很弱(即不能同居感染)。很多鸡场同一日龄两批不同品种或来源鸡苗,一批发病,一批不发病。即使放在同一笼内也不能互相感染。本病一般不引起死亡,如继发感染真菌可引起轻度死亡,如继发感染禽流感可引起大量死亡。

 

    诱因:鸡腺胃炎主要由传染性(鸡痘;传染性支气管炎(IBV)、传染性喉气管炎(ILTV)、各种细菌、维生素A缺乏或通风不良引起的眼炎;马立克氏病疫苗)和非传染性(日粮中所含的生物胺;饲料营养不平衡;镰孢霉菌、桔霉素、卵孢毒素等霉菌、毒素类)因素引发。

 

    症状:鸡只经本病感染初期表现为精神不振、有呼吸道症状,咳嗽、张口呼吸、有罗音,有的甩头欲甩出鼻腔和口中的黏液,流眼泪、眼水肿、大群内可听见有呼噜声。发病中后期呼吸道症状基本消失,病鸡精神沉郁,畏寒,闭眼呆立,给予惊吓刺激后迅速躲开,缩头垂尾,翅膀下垂或羽毛蓬乱不整,采食和饮水急剧减少;鸡群鸡只大学参差不齐。

 

    虽然目前为止,并没有完全特效的药物治疗方案,但是鸡场养禽技术员可从鸡场的日常饲养管理方面入手,预防鸡腺胃炎的发生:

 

    1、种蛋、雏鸡应选择从没有传染性腺胃炎的鸡场购进,注重疫苗质量(特别是鸡痘疫苗和马利克疫苗)。

 

    2、日常管理应注意孵化器和孵房的卫生消毒,降低饲养密度,避免各种应急,控制好育雏温度,避免喂给劣质饲料、及时更换潮湿的垫料等措施预防本病的发生。冬季加强鸡群的防寒保温工作,提高鸡群自身的免疫力。

 

    3、为防止鸡痘引起腺胃炎,还应做好防蚊蝇工作。

 

    治疗方案供参考:干扰素2-3倍量饮水,连用2-3天;阿莫西林或头孢饮水+西咪替丁拌料,连用4-5天;黄芪多糖+广谱抗病毒药+消炎药饮水,西咪替丁拌料,连用4-5天。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