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户要想控制新生仔猪的腹泻情况,需从母猪着手控制。仔猪出生后是否发生腹泻,与母猪的健康状况十分相关。仔猪出生后发生腹泻及其他疾病,病原的 60% 来自母猪,40% 来自外界环境,因此,对母猪产前与产后的疾病预防显得非常必要。通过保健预防,净化母猪体内携带的各种病原体,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力,使其产下的仔猪健康、安全。
(1)加强母猪的保健预防。每吨饲料添加“利高”(盐酸林可霉素)2 kg + 酸化剂 + 消毒剂“卫可”500 g+抗应激药物“强力拜固舒”(复合维生素)500 g,产前产后各 1 周 ;同时对分娩后的母猪饲喂益母草、王不留行、路路通等中药。
(2)对哺乳母猪要给予全价优质的饲料,保证其营养的全面、均衡,可使仔猪获得充足而富有营养的乳汁。如果母猪的乳汁过浓,乳汁内脂肪与蛋白质含量过高,仔猪吃入后消化不良,可引发仔猪腹泻。母猪的乳汁稀薄,营养不全,缺乏维生素与矿物质,也可引发仔猪发生黄、白痢。
(3)母猪进产房前,要用 32℃温水清洗全身,然后用 1 ∶ 1000“卫可”(主要成分 :过硫酸氢钾三盐复合物)等消毒药带猪消毒后再进入产房待产。母猪分娩当天,让母猪每头饮 1 ∶ 100的 10% 聚维铜碘 1 L,充分清理母猪肠道内的病毒与细菌。母猪产仔后,产床要立即清扫消毒,母猪的乳房与乳头要用 0.1% 高锰酸钾溶液擦洗干净,然后才能固定乳头让仔猪吃初乳,严防病原菌从口而入。产房、产床要清扫干净,彻底消毒,并保持通风干燥、清洁卫生、温度适宜、冬暖夏凉。产仔舍内要保持无吸血昆虫、无鼠害、无寄生虫虫卵。
(4)做好母猪“三炎症”,即子宫内膜炎、阴道炎与乳房炎的预防,因为这些产科疾病发生后直接影响到仔猪的吃乳、腹泻与其他疾病的发生。针对所有产仔结束的第 1 胎母猪进行补液 :第一瓶,生理盐水 500 ml+ 氧氟沙星注射液 30 ml+ 维生素 C 注射液 20 ml ;第二瓶,5% 葡萄糖 500 ml + 复合维生素 B 注射液 30 ml+ 鱼腥草注射液30 ml+ATP 10 ml+ 辅 酶 A 10 ml+ 肌苷 10 ml ;第三瓶碳酸氢钠 500 ml。经产母猪注射 10 ml 头孢拉丁或氟苯尼考注射液 ;所有母猪产后子宫内塞入 1 颗“回力清”(主要成分 :碘仿)。
(5)每天检查哺乳母猪的乳房是否有充足的奶水,如没有奶水可以进行人工饲喂奶粉或用有奶水的母猪进行带奶(带奶 4~5 小时后会出现带奶的母猪也没有奶水,这时就需要进一步地更换母猪)。对无乳的母猪进行催乳,每头母猪使用 2 ml 催产素 ;每头母猪饲料中每 3 天添加 1 次 150 g 鱼粉,每天 100 g 王不留行催乳片,连用 3 天。
(6)母猪病料的返饲(非常关键,但存在风险):将刚发病的小猪小肠及内容物取出,用搅碎机搅碎组织,并用1 ∶ 4 的生理盐水稀释,同时加入 1%的脱脂奶粉,在母猪喂料时进行返饲(从取病料到返饲控制在 2 小时内完成),每头母猪 50 ml,确保准确到位,病料只可以返饲产前 15 天以上的母猪。在病料量允许的情况下可对母猪进行 2~3次的返饲。由于病料中存在大量的其他病原微生物,返饲过后要对母猪进行观察,并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药物进行保健,如“泰农”(主要成分 :酒石酸泰乐菌素、罗红霉素等)+ 电解多维。
(7)强化母猪的免疫接种工作,母猪在产前 40 天进行跟胎免疫,后海穴接种 TP(传染性胃肠炎 - 流行性腹泻)二联弱毒疫苗 ;产前 20 天进行K88、K99(大肠杆菌)疫苗和 TP 二联弱毒疫苗的免疫接种 ;头胎母猪在产前 40 天增加 1 次 K88、K99 疫苗的免疫接种。母猪腹泻可通过“四季肠痢舒”(主要成分 :盐酸环丙沙星等)2~3 支+鱼腥草 2 支+ 400 万青霉素 2 支后海穴注射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