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卵黄抗体的抗菌作用机制

发布时间:2012-06-28 06:00    作者:yizhiinfo    来源:畜牧人才网    查看:
冯瑜菲 东北农业大学

     IgY是由特异性抗原免疫禽类后,产生于卵黄中的γ免疫球蛋白。IgY主要通过以下机制发挥抗菌作用:⑴针对特定病原菌的卵黄抗体能直接黏附于病原菌的细胞壁上,改变病原细胞的完整性,直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⑵卵黄抗体可黏附于细菌的菌毛上,使病原菌不能黏附于肠道黏膜上皮细胞;⑶一部分特异性卵黄抗体在肠道内经消化酶作用,消化降解为小结合片段(Binding fragment),这些片段含有抗体末端的可变小肽,即Fab部分。这些小肽很容易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能与特定的病原菌的黏附因子结合,使得病原菌不能黏附易感细胞而失去致病性,从而对非肠道病原菌起到抑菌作用。同时,这些Fab部分还能与被感染动物机体内血液中的球蛋白末端相结合,使机体免疫被破坏,而特异性IgY蛋白的稳定区或Fc部分则被留在肠道内。

    水肿病是仔猪断奶后常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本病发病急,死亡快,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防治该病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疫苗预防接种,但由于该病的上述发病特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而当前使用的疫苗,虽然在一定范围内对该病的预防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大肠杆菌血清型复杂,灭活疫苗血清型有限,故而不能满足所有地区水肿病的防治;此外,在疫苗制备过程中可能存在对抗原的破坏和损失,即可导致整体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如果能针对致病菌的毒力因子制备有效、安全的生物制剂,直接作用于病原或致病毒素,则将使水肿病的防治技术具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近年来,高免卵黄抗体技术受到国内外许多畜牧兽医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免疫、提取、纯化及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就,从而为水肿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研究成果,证明了卵黄抗体对防治猪水肿病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目前仍没有相关的产品应用于临床防治。目前,已经建立了多种针对 Stx2e+大肠杆菌的检测和鉴定方法,例如:夹心 ELISA、PCR、间接血凝试验等。这些方法或操作繁琐、耗时长,或需要特殊仪器,不能在基层广泛应用。而 LAMP 方法的建立及在众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及实践,为该病原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LAMP 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操作简便、适合现地基层应用等特点,因此,建立一种应用 LAMP 检测该病原的技术,则对水肿病的临床防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也为建立LAMP 检测其他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方法提供技术储备。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