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鸽Ⅰ型副黏病毒病的治疗防控措施

发布时间:2012-06-04 06:00    作者:yizhiinfo    来源:畜牧人才网    查看:
孙桂芹 杨霞 河北石家庄市华盛兽药服务部
  
    近年来,养鸽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种鸽、乳鸽养殖发展迅猛。但是,在目前由于我国还没有鸽的专用疫苗,所以在鸽I型副黏病毒病的防控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因此,鸽I型副黏病毒病在一些地方肆虐严重,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养鸽业的健康发展。近几年笔者在对于鸽I型副黏病毒病的诊治、防控方面不断摸索探讨出了比较有效的方法,现将鸽I型副黏病毒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变,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养鸽朋友们参考。

1 鸽 I 型副黏病毒病流行特点

    鸽I 型副黏病毒病是由鸽副黏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鸽瘟,具有与鸡新城疫病原类似的特性。各种品种、年龄、性别的鸽都易感,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 本病的死亡率一般可达20%~80%,对养鸽业危害极大。 鸽感染 I 型副黏病毒后,潜伏期1~10 天。

2 临床症状

2.1 病鸽常表现扭头、曲颈、转圈,有的不能站立、有的翅下垂,有的蹲伏或侧卧等神经症状。
2.2 有的病鸽嗉囊膨胀, 内有液体,吐食,食欲下降,渴欲增加,大量饮水,拉黄绿色稀粪。
2.3 鸽的羽毛常被粪便污染为黄绿色。

3 剖检病变

3.1 胃内容物绿色,腺胃呈现弥漫性出血,严重时食道与腺胃连接处出血,有深红色或黑红色出血点,肌胃角质层易剥离,角质层下呈条状或斑点状出血。
3.2 十二指肠、 小肠、 直肠弥漫性出血, 肠黏膜脱落, 肠道胀气, 肠壁变薄。
3.3 肝 、脾肿大出血 ,肾苍白肿大 ,心肌出血。
3.4 颈部皮下弥漫性出血, 严重者呈广泛性瘀斑性出血,呈黑紫色,这种病变具有特征性。
3.5 老龄病鸽的颅骨有大小不一 、形态各异的深紫红色出血斑点, 幼龄鸽较少出现。

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即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以病原的分离与鉴定为依据,此外还可用鸽血清进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5 防制措施(仅供参考)

    因为鸽I 型副黏病毒病的毒株与鸡的新城疫疫苗的毒株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只有在鸽的自身抗体高时,可以使用鸡的新城疫疫苗进行免疫。 但是,一旦鸽的自身抗体降低, 已经感染了鸽 I型副黏病毒后,出现了临床症状时使用鸡的新城疫疫苗紧急接种,会出现很高的死亡率,甚至高达30%~50%。在鸽群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可接种以下疫苗:

5.1 10 ~15 日 龄 首 免 , 用 IV 系H120 二联疫苗点眼 , 同时肌注新城疫灭活疫苗。
5.2 开产前在 4~5 月龄时, 进行二次加强免疫, 肌注新城疫灭活疫苗或 3~4 倍量的克隆30 疫苗饮水。
5.3 以后每半年肌肉注射一次新城疫灭活疫苗或使用克隆30 疫苗饮水。 也可以每间隔2 个月使用一种生物制剂饮水 ,这样鸽群在整个养殖期间会比较安全。

6 注意事项

6.1 没有本病史的鸽场最好慎用鸽的新城疫弱毒疫苗, 以防它的毒力在鸽体内不断增强。
6.2 已发生疫情的鸽场, 笔者使用一种生物制剂3 倍量一次性饮水, 这样安全有效,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6.3 在不进行抗体检测的情况下 ,最为安全的办法是每间隔2~3 个月使用生物制剂饮水一次, 赛鸽要在比赛前 15~20 天饮用一次。
6.4 疫情流行时, 如果使用鸡的新城疫IV 系 、Ⅰ系疫苗紧急接种 ,将使处于疫情期的鸽群出现较多的死亡。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