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上午,位于东阳佐村镇香溪行政村张家畈村的卉卉家庭农场内,65岁的楼木良正忙着给刚宰杀的生态猪褪毛,手机里不时响起“叮咚”的提示音,这是来自杭州、宁波、嘉兴、金华等地客户下单新鲜猪肉的消息。
这位整日忙碌的老农用“种菜喂猪、猪粪肥菜”的循环模式,让土猪肉通过网络“走”出大山,畅销城市。
2022年7月,一直在宁波、嘉兴等地从事建筑业的楼木良回到老家安享晚年。他到集市买猪肉炒菜,一吃,味道不佳,没嚼劲。他走访了几个村民和好友,也颇有同感。为了能够吃上老味道的猪肉,他萌生了自己养殖土猪的念头。他在村庄东边承包了150亩山地,在谷袋坞圈出6亩用来养猪。为防止夏天蚊子叮咬土猪,他特地种植了一大片红豆杉,还请教同行,邀请专家到现场指导,投资15万元挖石叠墙,不到两个月就建好猪舍。接着又买来两只母猪,当年就产出两窝小猪。
为保证饲料质量,做到无农药、无化肥、无污染,楼木良和妻子起早贪黑,春天里种黑麦草、苦麻,夏天栽茄子、南瓜、番薯,秋天则大规模种青菜、萝卜。为了让猪吃上新鲜的饲料,这些蔬菜和藤叶每天都是现摘的。“猪要吃得好,猪肉才会香。”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说:“这些菜都是山泉水浇的,猪吃着清爽,得养足12个月才能出栏。”
楼木良在猪舍下游建的发酵池是循环养殖的“核心枢纽”。每天清理的猪粪,混合着稻草堆在池里腐熟发酵,然后撒进菜地,不仅省下了化肥钱,种出的青菜特别嫩绿,南瓜和番薯也特别可口。“同样是种萝卜,邻近村民的萝卜长得小,我家用了猪粪肥,个头大多了。”楼木良笑着说,采用这种“种菜喂猪、猪粪肥菜”循环模式,从开始办猪场到现在,菜地没出过一次病虫害,猪肉的品质也一年比一年好。
楼木良还钻研养殖技术,他通过自繁自养、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实行全封闭、精细化管控。等小猪长到30公斤重,就放养到山上,让它们自由自在地生长。
为了让更多市民吃到生态猪肉,楼木良的女儿建了个“东阳乡下自家养殖土猪肉”微信群,搞起现场直播,让大家看到他们养殖、宰杀土猪的全过程,猪肉则采用线上线下结合销售。如今,楼木良通过微信接单,将猪肉分成前腿、后腿、五花肉等部位真空包装,发顺丰快递,客户一两天就能收到鲜美的土猪肉。
“客户都认同‘循环养殖’的道理,说我家的土猪肉有小时候的味道。”楼木良翻出手机订单,去年卖出40多头猪,收入超15万元,比传统售卖多赚了四五万元。他的杂交猪和黑猪肉售价为每公斤48~52元,“两头乌”猪肉售价每公斤90~100元。目前,他已收到不少春节订单。
眼下,楼木良正计划扩种菜地,增加养猪数量以满足客户需求。他说:“只要守住生态和良心,土猪肉这好东西不愁卖不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