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由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指导,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的2025农业展望大会在京召开。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江文胜,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山东省副省长陈平,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西姆·托雷罗·库伦,中粮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徐光洪出席并致辞。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发布《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5—2034)》。
本届大会以“强预警 稳预期 增信心”为主题,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5—2034)》,对未来10年我国粮食等20种主要农产品生产、消费、贸易、价格等进行预测。报告显示,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将全方位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将显著增强,农产品消费持续升级,农产品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大会还围绕粮食安全与消费结构变化、智慧农业发展、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农产品市场预期管理等热点问题开展专题研讨。会议强调,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战略目标,发挥好农业展望大会平台载体作用,建立健全协同工作机制,加快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全面提升监测预警质效,有效引导市场供需平衡,为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出积极贡献。
水产品:产量与消费量保持小幅增长,进口稳中有增
另外《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5—2034)》中提到,未来10年,随着渔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水产品产量将保持小幅增长,预计2034年达7874万吨,比基期增长10.7%,年均增长1.0%。其中,养殖产量将达6561万吨,比基期增长12.9%,年均增长1.2%,占总产量比例将提升至83.3%;捕捞产量大体稳定在1300万吨左右。
水产品消费仍有较大增长空间,2034年总消费量达8306万吨,比基期增长12.3%,年均增长1.2%。消费将进一步向多样化、品牌化、便利化转变,加工消费增长较快,2034年增至3619万吨,比基期增长18.8%,年均增长1.7%。水产品直接食用消费增速低于加工消费增速,2034年增至3534万吨,比基期增长12.3%。
水产品进口将呈现稳中有增的态势,预计2034年进口量将达807万吨,比基期增长20.1%。出口将逐渐趋于稳定,预计2034年为375万吨,比基期减少4.7%。展望期内,水产品供需基本平衡,消费增长略快于产量增加,价格将呈现稳中有涨的趋势。
饲料:产量增长趋稳,消费结构优化
未来10年,中国饲料工业将步人存量优化与质量提升并重的新阶段。在养殖规模化率提升、智能化养殖发展的背景下,工业饲料需求总量进人平稳增长通道,年均增速稳定在0.8%,预计2034年产量达3.38亿吨,比基期增长8.0%。消费端呈现“总量平稳、结构升级”的特征,猪饲料需求稳中有降,禽饲料需求有所增加,水产和反刍动物饲料消费需求较快增加,推动蛋白质原料需求结构转型。饲用谷物、饲用蛋白原料进口来源更加多元,原料供给体系抗风险能力增强。叠加储备调节机制完善,玉米豆粕价格波动率收窄,饲料生产成本逐步趋稳,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数字化精准饲喂技术普及率提升,推动行业向高效低碳模式转型,形成规模发展与生态效益协同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