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部分动保企业预计利润暴跌60%!兽用化药市场内卷严重,挑战与机遇并存...

发布时间:2024-07-30 16:48    作者:王之娴    来源:新牧网    查看:
    本月以来,少数几家动保上市企业公布了半年业绩预告。业绩预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企业利润下滑明显,去除非市场因素影响,同比降幅约在40%-60%。

    由于上半年数据还未完全公布,少数几家业绩预告并不能体现整体现象,但今年业务难做,是许多从业人员的切身体会。

    动保行业生物制品和化药两大板块中,化药板块经历的同质化竞争历史比生物制品更长,利润空间也更少。但挑战与机遇并存,面对更加严酷的竞争形势,变革之下,企业依然有更进一步的空间。

    化药板块需要更多创新

    生物制品领域近两年对利润下滑的感受或许更加明显。根据中国兽药协会统计数据,2022年之前,化药企业平均毛利在22-26%左右,而生药则在60%以上。在2022年,生物制品板块毛利出现锐减,降至55%,降幅接近10个百分点。从2023年和今年的市场反馈情况来看,行业毛利的数据可能还会进一步下降。

    尽管最新的数据还未公布,行业内已有猜测——经过进一步的同质化竞争,生物制品毛利有可能与化药越来越近。

    实际上,在最近的十年里,生物制品一直是兽药行业最活跃的板块,大部分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案都出自生物制品领域。许多动保企业也把生药作为重点投入的板块。

    经过多年不懈发展,我国有些兽用生物制品技术水平可以说已经进入世界领先行列。

    而与之相对应的化药板块,受到的讨论和关注则更少。化药板块不仅新兽药总量低于生药板块,创新产品也不多——化药一类新兽药只有11种,远少于生物制品60种。

    研发创新能力强,是生物制品长期以来利润高于化药的重要原因。

    当前,在产能普遍过剩的大背景下,不仅在生物制品领域,化药板块同样需要更多的创新注入。

    非瘟后化药行业呈现明显增长

    从总量来看,兽用化药是在整个兽药产业中占据较大比重的板块,销售额占兽药市场总量68%。其中,化药制剂版块做为兽药产业的主力军,市场占比达到42%,几乎占据了兽药产业的半壁江山。

    而分析近年来兽药行业整体的营收变化还可以发现有意思的现象。

    在2018-2021年间,兽用化药行业总体营收呈现出一段明显的增长——从289亿跃升至458亿,3年增长了169亿元,增幅58%,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2.4%(2022年略有不到2亿元的下降)。

    而在2010年-2018年8年时间里,兽用化药营收增幅绝对值仅有82亿元(即便以非瘟前最高峰2017年计算,增幅绝对值也仅在91亿元),增幅约40%,年复合增长率仅为3.17%。

    对比生物制品,在非洲猪瘟之前,生物制品市场的增长幅度与化药基本持平或略高于化药,而在非洲猪瘟之后的时间段,兽用化药行业市场营收增长幅度却显著高于生物制品和中兽药。

    这个现象值得探讨,兽药行业或许需要重新审视化药板块市场发展。

    兽用化药行业依然存在机遇

    尽管市场容量更大,但化药市场企业众多,落后产能也多,同质化竞争问题也更严重。

    根据中国兽药协会数据,2022年我国兽用化药企业达到1361家,而生药企业仅有152家。

    化药行业集中度比生药更小,2022年营业额在2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仅占比4.26%,远低于生药的19.74%。

    主要以营业额在500万-2亿元之间的中型企业为主,占比51.07%;营业额在50-500万元的小型企业占比34.31%;还有大量年销售额小于50万元的微型企业,占比在10.36%。
    
    有专家指出,在兽用化药领域,大部分中型企业没有研发团队,小微企业更是如此。大型企业虽然设有专门的研发团队,但多数研发优势体现在生产工艺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原研药物较少。化药领域总体而言,还需要更多先进的制剂配方技术,精细的制剂制备技术和严密的质量控制体系。

    从市场情况来看,优势企业多体现在原料上,行业整体在化药制剂上影响力超强的明星产品还较少。

    以上都意味着化药行业依然存在机遇,有明星大单品爆发的可能性,中型企业也有一定机会成长为大企业。

    在养殖端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对产品质量评估更完善的当下,化药行业既面临洗牌的压力,同时也拥有更上一层楼的机遇。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