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最新!河南万头猪企约6家,山东4市放养超1000万头,河北养猪恢复需要时间

发布时间:2024-06-18 17:19    作者:李萧佳、龙振辉    来源:《农财宝典》新牧网    查看:
    华北地区的冀鲁豫是我国养猪业备受关注的三个省份,目前养殖情况如何?

    据悉,河南现有存栏母猪超万头的猪企约6家,不少中小猪场找准定位积极“打短线”赚快钱,也有具备疫情防控与成本优势的“黑马”逆势扩张。

    受疫情影响,山东省的自繁自养模式受到冲击,已发展成为专业育肥大省。烟台、青岛、威海,以及临沂西部地区为放养重地,育肥规模可达1000万头。

    河北养殖规模不如河南和山东,恢复态势较弱。山东育肥模式正向河北沧州扩张,目前散户抓仔猪育肥和二育较为积极。
    01
    河南:
    大浪淘沙
    现存栏母猪超万头的猪企约6家

    河南是我国传统的养殖大省,2023年末母猪存栏370.74万头,年出栏生猪6102.31万头,排全国前三。这里诞生了猪王“牧原股份”,其2023年生猪出栏6381.6万头,比一个河南全省出栏量还多279.29万头。
    经过去年大范围的疫情洗礼,河南养猪业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往自繁自养的中小猪场很多都走向了‘打短线’的路子,从某猪企买怀孕母猪,生产后,将母猪淘汰,对外卖断奶仔猪或者自己育肥。”河南一种猪企业高管赵亮(化名)告诉《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现在母猪上得快,淘得也快,淘汰母猪可以卖到6.4元/斤,而且今年猪苗价格也还可以,不少人抓住机会赚到了钱。

    在前几年高猪价时期,曾有大批集团猪企在河南布局养猪,但经大浪淘沙,留下来的并不多。“除了牧原,天康在河南发展得不错,非瘟防控比较到位,很稳健,现约4万多头母猪;温氏子公司新大牧业有2万多头母猪;正大有1万多头。”一知名动保企业相关负责人周浩(化名)介绍,现河南本土存栏母猪超万头的猪企并不多,如丰源和普、鸿旺牧业。”

    民间分析认为,河南目前实际母猪存栏量在140万头左右,牧原在河南的母猪存栏量就有110万头,占比达78%。剩下的30万头母猪,有七成是自繁自养,这当中存栏100头母猪以下的猪场占30%,存栏母猪500-2000头的猪场占40%,存栏母猪3000-9000多头的猪场占30%;另有三成以卖猪苗或育肥为主。

    当前猪价上涨,当地养猪人盈利不久,以还债为主,基本没有大幅扩张的动向。据悉,河南有一家公司具备防非与成本优势,在去年低迷期也有盈利,现有扩张计划,今年底母猪存栏可达1万头。此外,一些小猪场愿意抓猪苗或二元母猪搏一搏行情。

    “至于明年河南养猪业会如何发展,这基于今年冬天那能否安稳度过。要知道,去年冬天仅一周时间,散户猪场80万头母猪,一周时间干掉50万头,只剩30万头,很多村落的生猪基于全军覆没。”
    02
    山东:
    专业育肥大省
    烟台、青岛等为放养重地

    山东是畜牧生产大省,也是畜禽屠宰加工大省,一直备受业内关注。

    据统计,山东省2023年生猪出栏4659.7万头,排全国第四位。2024年第一季度末,山东能繁母猪存栏256.3万头。2023年8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有各类屠宰企业898家,其中,生猪屠宰企业310家。
    2018年后,山东几乎每年寒冬季节都会遭受疫病侵袭,当地猪场损失惨重,全省能繁母猪存栏量逐渐下降,从高峰期的300多万头降到250多万头。在非瘟防控压力下,部分猪企逐渐将母猪场撤离山东。当地业内人士预估,山东自繁自养的群体减少了80%。

    越是困难时,越要学会自救。很快,当地行业人士就找到了自我发展的道路:既然冬天不适合养猪,那就集中在3-10月份做放养/专业育肥。

    如今的山东,已是名副其实的专业育肥大省。据山东业内人士介绍,“从去年开始,山东就在有规模的发展放养/专业育肥,今年的势头更为迅猛。普遍在3-5月份进仔猪,养到9-10月份出栏,一年一批,避免冬季防控压力大,造成严重损失。”

    今年不少山东人从广西、四川、广东等地大范围拉猪苗。有人表示,福建一半的仔猪都被山东人拉走了。

    记者了解到,从放养群体来看,有做饲料、兽药和疫苗的带动发展育肥,放养量较大的公司有新希望、环山、链享智融、禾邦集团、中巴农牧等。做放养的个人也很多,少的放七八千头,多的放养8万至10万头。

    从地区来看,山东放养主要集中在烟台、青岛、威海,以及临沂西部。仅威海地区就有20家育肥猪场,这几个地区加起来约有80多家猪场专做育肥,育肥规模单场千头起步至5000头,甚至上万头,出栏总规模可达1000万头。

    从今年5月开始,山东地区二次育肥集中入场,主要集中在新泰市,一年可出栏六七批猪,约六七百万头肥猪。

    有人认为,山东现在的生猪专业育肥就如同15年前肉鸡业的转型,2024年的山东生猪出栏栏或大幅增长。

    03
    河北:
    张家口和承德是重点养殖区域
    体量尚未恢复

    河北的猪肉产量常年维持在200多万吨区间,近年来有上涨势头,2023年猪肉产量为283.3万头。河北在我国的养猪业的地位不如河南、山东那么耀眼,而疫情来临时,河北也成了“难兄难弟”,受伤较为严重。
    据河北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仍在河北有养猪的大型集团猪企有牧原、温氏、新希望、大北农等。当地存栏万头母猪的公司可能也就3家左右;存栏5000-9000多头母猪的猪场估计有3-5家。养殖重点区域在河北北部,如张家口和承德。”

    “虽然个别地区有复养和二育,但恢复情况不如河南和山东。”河北一企业高管李平(化名)表示,原来河北的养殖主体是存栏母猪300-500头的猪场,但现在这个群体消亡速度非常快,估计还有30-50家。

    民间分析认为,河北的实际母猪存栏量或许不超过20万头,比高峰期降低了70%左右,未来或很难恢复到以前的规模。

    虽然猪价上涨,但受资金与疫情影响,当地生猪养殖恢复量有限。有一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河北做业务很难,以前他们公司河北市场有6个业内员,现在只有4个人,6月份有2个人还没有发货,另两个开单量也少。

    未来河北养猪业会如何发展?李平认为,一是头部猪企会逐渐恢复一部分,毕竟有一定的基础。二是山东的放养模式会逐渐影响河北,以禾邦为代表的放养公司正在向河北沧州扩张,后期山东的育肥模式或许会逐渐向河北纵向发展。三是不排除有短期内有散户二育,但形成不了太大气候。

    (注: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