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浅谈奶牛常见子宫疾病的诊断

发布时间:2023-07-24 14:34    作者:.    来源:荷斯坦杂志    查看:
    (施雯文 光明牧业有限公司)

    奶牛发生子宫疾病会影响到繁殖,还难以提升产奶量,也不利于发挥养殖的经济收益,所以有必要加大防治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奶牛子宫疾病。本文以奶牛常见子宫疾病的诊断为题去分析,先阐述了奶牛常见的子宫疾病,又采取了几点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而使其更好地诊断奶牛是否发生子宫疾病,并有针对性治疗,进一步推动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在我国畜牧业中,一直以来奶牛养殖就是主要的部分,而且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牛奶是最重要的一个饮品。但在奶牛养殖期间,成年母牛产前和产后很有可能发生子宫疾病,如果诊断和治疗程度不够,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母牛的繁殖能力,还会影响到奶牛养殖业。为此,在对奶牛具体养殖的过程中,不管是奶牛子宫疾病的临床症状,还是一些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养殖人员和牛场兽医应充分了解,并做到透彻掌握,如果发现奶牛发生疾病应诊断病情,有针对性的治疗,避免病情发生恶化的现象。

    一、子宫蓄脓

    1.致病机理

    如果奶牛的子宫内膜受到损伤,奶牛会出现延迟排卵的现象。如果正在排卵的奶牛子宫受到非常严重的污染,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很有可能发生子宫蓄脓这一疾病。分离子宫蓄脓致使奶牛患病的细菌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胎儿毛滴虫,另一种是化脓链球菌。

    2.诊断方法

    通过临床研究证实,产后奶牛已经成为子宫蓄脓病很容易感染的一个重要群体,这种致病机理非常特殊。如果奶牛子宫患病,在子宫内部从某种程度上会积聚脓的分泌物,而且一般子宫大小能达到妊娠3个月,很少患病奶牛子宫大小能达到妊娠5个月,子宫壁厚度会变得非常薄,与此同时,不管是各个部位的软硬还是薄厚程度存在着不同,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除此之外,由于患病奶牛子宫紧张,在具体触诊过程中,工作人员会感到有一定波动。长期以来,工作人员应加大检查力度,利用阴道检查和直肠检查方式来检查母牛。

    3.治疗手段

    当前,要想把子宫蓄脓病逐步治疗好,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应注重对前列腺素等药物的应用,除此之外还可使用氯前列仔烯醇等。向奶牛注射前列腺素药物,如果发现奶牛还没有完全愈合,这时应等待几个小时后注射药物。而且在对这类药物注射完之后,由于黄体溶解导致奶牛发情,这时应排出子宫积聚的渗出液,及时清除好子宫内部细菌。等奶牛快到痊愈后,再次受精受孕。

    二、子宫内膜炎

    1.致病机理

    如果奶牛患有子宫炎,那么发生子宫内膜炎机率大。得出该结论的主要原因和这病的致病细菌类型具有相似之处。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奶牛患有子宫内膜炎,内部存在的细菌不同于子宫炎,应为化脓链球菌。

    2.诊断方法

    由于是一种局部性疾病,子宫内膜炎这种症状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不会诱发全身,一般在产后28天后发生临床症状,通过对子宫内膜细胞进行诊断来确诊。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可回收子宫灌洗液,观察液体,并对液体光密度进行检测,得出最终的结论。如果不具备良好的条件,应注重奶牛超声波检查,这一方式在诊断子宫内膜炎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分娩40d天的奶牛很有可能患病,如果没有更好地治疗或者不及时,会严重影响到奶牛的繁殖性能,降低奶牛受孕的概率,很有可能发生流产的现象。以往常规诊疗方法已经不能更好地奶牛进行诊断,但工作人员应注重细胞学检查法的应用,先对少数奶牛的情况给予了解,并给予充分掌握,再去推断牛舍内奶牛是否患病,再采取有效的措施,达到预防目的。

    3.治疗手段

    第一种,灌注疗法。在生理盐水中加入地塞米松和左氟沙星,再摇匀制备所得混合溶液,利用灌注方式在患病奶牛子宫内灌入混合溶液。2天灌注一次,并给药,再加大检查力度,进一步检查奶牛阴道分泌物,而且在奶牛子宫内如果存在细菌,还应给药达到治疗目的,使其能更好地控制病情。

    第二种,结合疗法。把土霉素加入生理盐水中后,灌注在患病奶牛子宫中。同时,把甲硝唑注射在奶牛体内。

    三、产后子宫炎

    1.致病机理

    首先,产科并发症和双胎分娩、胎衣不下;然后,对于干奶后期的奶牛自身实际需求,当每天的摄入量已经不能够更好地满足,很有可能患病,其中发生产后子宫炎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饲喂干奶期奶牛的过程中应用尿素,奶牛和肉牛比较,前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最后,过瘦或过胖的奶牛群体很有可能感染产后子宫炎,基于此,养殖人员在奶牛饮食方面应保证达到均衡,防止存在营养不良的现象。

    2.诊断方法

    产后子宫炎是一种疾病,基本在产后10小时后发生。脓毒性子宫炎表明,奶牛子宫内膜受到严重的污染,很容易出现毒血症,涉及到奶牛全身,如身体温度高、阴门排出黏脓性分泌物,而且在病情不断发展下患病奶牛排出分泌物的颜色会发生一定变化,通常为红棕色,在奶牛卧下时排出的分泌物会非常多。工作人员可加大直肠性检查力度,针对疑似患病牛来试试,再根据得出的结论进一步诊断。

    3.防治手段

    降低产后子宫炎发病机率、更好控制的方法为减少干物质摄入量,但对于奶牛干物质的摄入量处于允许的范围内,以往的手段难以为其提供重要的保障,再加上奶牛没有处于良好的生存环境,产后很有可能患子宫炎。基于此,工作人员应注重并减少干物质摄入量。此外,过度的拥挤会影响到奶牛摄食行为。所以,养殖人员应注重干奶期奶牛,防止存在拥堵的情况,减少群体发生变化的次数,同时不能混养后备奶牛。

    发生子宫炎还和卫生条件有关,通过相应试验得知,在牛舍合理的铺设稻草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奶牛患病概率。就当前情况来看,相关报道已经指出为奶牛注射疫苗能达到预防奶牛产后子宫炎目的,这就需要养殖人员高度重视疫苗的研发并时刻关注着,待疫苗投入到市场后,再组织做好疫苗接种工作,避免奶牛患病。

    除此之外,还应注重治疗。奶牛产后发生子宫炎,如果能及时治疗,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有助于其健康。而且患病奶牛很有可能发生不育,如果未及时治疗还会引发其他疾病,导致难以促进奶牛生育率的提高,严重情况下会面临死亡,影响到养殖业的发展。

    总而言之,在养殖行业不断发展下,奶牛患病率也逐步增加。为减少奶牛发生子宫疾病,达到预防目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了解和掌握致病机理,并合理明确、清楚了解奶牛常见的子宫疾病,并寻找具体的原因,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诊断防治,不断提升防治水平,达到防治目的,推动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