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猪、牛羊、蛋价格全跌!养殖淘汰危机到来,难道是老百姓没钱了?

发布时间:2023-06-13 11:40    作者:.    来源:猪好多网    查看:
    买20块钱的肉,可以吃3天!随着今年猪价持续下跌,不少人发现不仅猪肉便宜了,就连鸡蛋、牛羊肉都便宜了。当然,便宜的只是菜市场,大多数餐馆不涨价就要谢谢他了。那么今年肉蛋奶产品价格一齐跳水,究竟是因为老百姓没钱了,还是养得太多了?

    肉价不如果蔬

    据农业农村部公布,6月第一周全国主要肉蛋奶产品价格如下——

    全国猪肉平均价格23.98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3%,同比下跌7.4%。

    全国鸡蛋平均价格11.23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3%,同比下跌1.7%。

    全国牛肉平均价格84.98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4%,同比下跌1.9%。

    全国羊肉平均价格80.11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3%,同比下跌1.9%。

    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3.85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3%,同比下跌7.0%。

    从上述价格表不难看出,当下全国肉蛋奶价格确实非常低廉,部分地区甚至开始吃上了“10元猪肉”。笔者的邻居每天做两顿饭,但是买20块钱猪肉竟然能吃两三天!他说现在肉还不如果蔬贵,买20块钱蔬菜就能吃两顿,买水果更是一次就要五六十以上。

    我打趣说,那万一哪天猪肉要涨价的话,你会不会多屯一点?

    邻居说不会,毕竟再涨能涨到哪里去?

    这让我陷入沉默,是啊,就当下这产能,再涨能涨到哪里去?

    生猪行业自不必说,截至目前已连续跌价8个月,但4月末的能繁母猪存栏依旧高达4284万头,新生仔猪数量居高不下!这意味着未来10个月生猪供应基数依旧超标,猪价下跌压力山大。

    鸡蛋产业一季度价格还撑得起,但是二季度在猪价的拉低下,也迅速走低!实际上,近年来蛋鸡产能高度稳定,月均存栏量基本维持在10亿羽以上。因此鸡蛋反过来影响猪价很困难,但是受到猪价影响却客观存在。

    牛羊产业也同样有所增产,如一季度全国牛出栏1190万头,同比增长4.6%,牛肉产量同比增长5.1%;全国羊存栏33177万只,同比增长3.3%,出栏量同比增长4.7%。降价幅度比猪价好一点,但同样遭遇亏损危机!

    最惨的是牛奶产业,今年一季度全国牛奶产量834万吨,增加65万吨,增长8.5%。都说养猪亏,养奶牛的同仁们同样亏损连绵,自去年以来就多次看到“倒奶杀牛”的新闻,令人唏嘘。毕竟中国市场对牛奶的消费习惯并不普遍,也不被认为是日常必吃的产品,受到经济消费走低的冲击更大!

    所以说,经过大疫三年虽然大家的腰包确实不鼓了,但是生猪、鸡蛋、牛羊等价格全线暴跌,并非主要受到“钱袋子”的影响。据悉,2022年中国居民家庭人均猪肉消费量为26.9公斤,同比增长6.75%,国民并没有少吃猪肉!

    专家还预测,2023年我国家庭人均猪肉消费量会上升到27.7公斤。由此可见,肉价低迷跟消费关系不大,去年春节也证明了这一点——在绝对暴涨的产能面前,正常的消费上升显得那样无力。

    养猪的军备竞赛

    客观的说,猪价确实冲击到了畜牧业,养猪人的泪流遍整个养殖业。

    毕竟猪肉是国民消耗第一大产品,当猪肉的价格持续走低,消费性价比进一步上升,不可避免的“卷”到了其他肉蛋奶产品。可见供需失衡的是整个市场,这也反过来让猪价上升的难度更大!

    但问题在于,养猪业产能爆满的背后,一边是农民在不停退出,另一边大猪场、大集团又在不停地扩张!这场扩张持续三年后,导致养猪之间的竞争,逐渐变成养殖生产力的军备竞赛!

    为何是“军备竞赛”?

    因为最残酷的行情、最激烈的竞争,也许仍未到来!

    过去三年我们看到,退养放弃的大部分是养猪农户,散养户已减少到仅两千多万!因此到现在留下来的农户,大部分都是大浪淘沙的精英,病毒的肆虐、环保的重压、规模场的扩张都没能压垮他们。

    反过来看,过去三年还没有一家大型猪企被淘汰,这在高度饱和的市场环境与持续低迷的经济环境中较为异常——美股都崩了好几次、银行都破产好几家,长期亏损的养猪企业为啥就是不会倒闭?

    不是因为他们强大,而是因为国家在为民生兜底。所以说身为中国人是很幸福的,经过非瘟肆虐以后,国家对于“稳产保供”的决心已深入每一级农业部门,以至于尽管2022年以来产能明显溢出,也会去帮扶那些濒临破产倒闭的猪企,为的就是让老百姓不会再遇上“天价猪肉”。

    但国家的兜底是有底线的,资本的信赖也是有期限的。从最近8个月的能繁母猪产能来看,中国生猪市场直到2024年都不会有太高的利润,绝大部分养猪企业(不含农户)依旧会持续亏损,因为农户的成本已经优于多数企业。

    那么随着企业的持续亏损、生猪产能的长期爆满,国资扶持终究会大量减少,因为倒闭几家猪企,民生的稳产保供不会出现问题,反而会促进全国养殖市场的回暖(不止是猪市),并且有利于优势产能的成长。

    有的企业今天还在受到扶持,不代表永远会受扶持!纳税人的钱,不是用来瞎霍霍的!

    生产力的竞赛

    重要的社会问题,往往是经济问题;而经济问题的根源,基本是生产力问题!

    因此,当下生猪产业军备竞赛的核心,不是产能、不是资本力量、不是顶层人脉,而是生产力!

    那么如何评判一家猪企生产力的优劣高低呢?

    第一是守住环保底线,绝不能因为亏损就让环保出现问题,未来两年也许会出现这样的猪企,那就是在环保上偷工减料,最终因环保问题而被口诛笔伐,就连当地部门都保不下来。

    第二是守住人道底线,绝不能长期拖欠工资、严重削减待遇甚至套路员工贷款,90后、00后打工人的维权意识已经觉醒,我就算懒得去告你,也会在网上曝光你;纵观全网因为薪酬待遇问题而被推上风口浪尖的企业已经司空见惯!

    守住了上述两大底线,第三条成本线才有意义。

    第三就是成本亏损线,猪企不能再简单地盼望行情回暖而盈利,因为暴涨的产能已经让传统猪周期不再,我们已经回不到“猪价下行期过后,一定会涨到所有人都盈利的上行期”的时代!

    所以说,养猪企业要跑赢的不再是猪价,而是同行!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现在的猪企几乎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企业亏损到难以经营的那一步,就不会轻易收手。一方面是他们仍旧相信“猪周期”,更重要的是猪企前期固定投入太大,一旦主动缩减产能将付出巨大代价!

    而绝大部分猪企,都下不了“壮士断臂”的决心。况且就算壮士断臂了,如果养猪成本降不下来,最终也只会越走越难,正邦就是如此。

    因此总的来说,生猪产业的产能增长还在释放,猪价也还有极其漫长的寒冬期,在此期间压力最大、最危险的将是猪企,因为农户已经完成了生产力的洗牌,但猪企的洗牌才刚刚开始!只有具备真正优秀生产力的企业,才能成为往后十年、二十年的民生支柱企业。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