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牧原、温氏陆续披露新一期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其中内容,引入注目的是:
牧原降低成本方面,10月份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在15.5元/kg左右,鉴于记录表中已表明饲料成本占比约60%。可知,剩余人工、场地、设备折旧等成本约为3.1元/斤。
温氏这边,已提前实现年初目标140万头能繁母猪。1-10月肉猪养殖综合成本平均值已落在年初计划的8-8.5元/斤区间内。
11月24日公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开头前两条便重点展现了牧原养猪实力上的“一骑绝尘”。
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保育、育肥段更易降低成本,之后,牧原还将实施更加严格的管理考核,提升一线技工熟练度和基层管理人员的经验。
牧原奉行根据价值创造进行价值分配,记录表中提及“育肥阶段日增重超700g”其背后也许意味着严考核、高绩效。“重赏之下不缺能者”,据了解,内部表彰不乏有技工育肥段业绩实现日增重719g、成活率超93%、阶段成本4.6元/斤。
由此可见,在外界看来非常夸张的低成本,并非仅停留在财报、调研上,公司优化人岗匹配降低养殖成本所言非虚。
想必,2022年牧原财报上的数据会十分亮眼,也怪不得2023年全球校招待遇能给出40w80w100w“三连跳”。
此外,本期投资者活动记录表还介绍了牧原的明星项目——楼房猪舍。不过,据其描述,楼房养猪不会成为牧原今后发力的重点。
总体来说,鉴于10月鸡猪等产品价格继续保持高位,公司生产经营形势持续向好。10月底,温氏资产负债率由三季度末的61%降至58%左右。
提前实现年初目标140万头能繁母猪。
生产指标方面,10月份全程上市率升至91%,料肉比降至2.71,猪苗生产成本稳定在360-370元/头。10月肉猪均重248斤/头,为近两年单月最大均重。
成本方面,10月份肉猪养殖综合成本降至8.1元/斤,其中5家分公司降至7.6元/斤左右(与牧原相当)。1-10月肉猪养殖成本平均值已落在年初计划的8-8.5元/斤区间。10月,公司养猪业务委托代养费约250元/头,相比第三季提升约30元/头。
产能方面:公司现有猪场竣工产能约4600万头,育肥端约2600万头,同时还有支撑1000万头猪场产能的土地资源。今年出栏目标1800万头,初定明年目标约2600万头,2024年约3300万头。上述目标视情况调整,不会盲目增加。

10月上市率升至95.3%,为年内最高,料肉比降至2.74。成本方面,毛鸡出栏完全成本降至6.9元/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