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模式可简单理解为自繁自养,而温氏既有自养又有放养;其他公司则根据行情改变自养和放养的占比。2021年猪价低谷,牧原一枝独秀,让大小猪企都在向自繁自养方向靠拢,而当猪价回升,形势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新希望从过去希望70—80%是自育肥,到现在希望70%左右是放养。
01 新希望:希望70%左右是放养
诚然,无论是至暗的2021年还是初现曙光的2022年,期间,牧原展现在财报上的盈利表现都不愧被称为“猪茅”。
对于从业者来说,他们的感受更为明显。在行业薪资普降的2021年,牧原的工资情况仍是业内第一梯队,尽管期间不乏负面新闻传出,但还是阻挡不住求职应聘的热情。
从业者关注,同行竞争对手同样关注。
某知名巨头在广西投产的万头猪场正是按牧原模式而建,因此招聘时也青睐牧原出来的人,给出的兽医月薪1万4,属业内中等偏上水平。
随着2022年下半年猪价不断回暖,自繁自养热潮有降温趋向,主要原因可能是放养成本低于自养成本。猪价5元期,有人抛售也有人抄底,买入低价仔猪育肥再卖出,或者二次育肥,这类操作虽然投机但确实回本盈利更快。
牧原10月25日投资者信息活动记录表

新希望谈养猪
新希望9月份自养成本18元左右,放养16元左右;自育猪场规模比较大,存栏装满需较长时间,在没装满的过程中,人员和硬件都是配齐的,因此费用折旧摊销高。过去希望70—80%是自育肥,现在希望70%左右是放养,放养也符合与农户共同成长和共同富裕的要求。
新希望10月31日投资者信息活动记录表


新希望大本营——四川是国内养殖大省,随着新希望自养比例上升,公司内部新成立的放养管理部可能迎来扩招。
同期,10月18日,2亿头猪工程大北农四川平台召开四季度工作会议,并隆重举行年产12万吨猪料生产线投产仪式。投产官宣推文指出,宜宾大北农将打造川南地区家庭农场合作社,为事业伙伴建平台、做规划、找资源、搞服务,实现事业共创、利益共享的大梦想。
龙头德康亦在四川发展家庭农场。

企业发展战略上的转变,落实到从业者身上,便是职场突破、寻求高薪的机会。